|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缩略词 | 第16-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2页 |
| 1.1 大肠癌的概况 | 第18-25页 |
| 1.1.1 大肠癌的发生 | 第18-20页 |
| 1.1.2 大肠癌的治疗 | 第20-25页 |
| 1.2 溶瘤痘病毒 | 第25-28页 |
| 1.2.1 溶瘤病毒概况 | 第25-27页 |
| 1.2.2 溶瘤痘病毒载体 | 第27页 |
| 1.2.3 CIK细胞荷载溶瘤痘病毒 | 第27-28页 |
| 1.3 CCL5与SSTR2基因 | 第28-30页 |
| 1.3.1 CCL5基因概述 | 第28-29页 |
| 1.3.2 SSTR2基因概述 | 第29-30页 |
| 1.4 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 1.4.1 选题依据 | 第30页 |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 1.4.3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 1.4.4 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重组溶瘤痘病毒rVV-CCL5-SSTR2-Luc+的构建 | 第32-78页 |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 2.2 实验路线 | 第33页 |
| 2.3 实验材料 | 第33-42页 |
| 2.3.1 细胞、质粒和病毒 | 第33-34页 |
| 2.3.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 2.3.3 实验主要仪器与耗材 | 第35-36页 |
| 2.3.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6-38页 |
| 2.3.5 载体及目的基因信息 | 第38-42页 |
| 2.4 实验方法 | 第42-59页 |
| 2.4.1 细胞培养 | 第42-43页 |
| 2.4.2 重组人CCL5和SSTR2基因的痘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SC65的分步构建 | 第43-50页 |
| 2.4.3 WR株痘病毒贮液的扩大培养 | 第50页 |
| 2.4.4 痘病毒的浓缩纯化 | 第50-51页 |
| 2.4.5 痘病毒的滴度(PFU/ml)测定(结晶紫染色法) | 第51页 |
| 2.4.6 pSC65-CCL5-SSTR2-Luc+/pSC65-Luc+转染经痘病毒感染的细胞(同源重组) | 第51-52页 |
| 2.4.7 痘病毒阳性重组子的筛选纯化 | 第52-53页 |
| 2.4.8 重组痘病毒阳性重组子的蛋白表达验证 | 第53-59页 |
| 2.5 结果与分析 | 第59-73页 |
| 2.5.1 细胞培养 | 第59页 |
| 2.5.2 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59-70页 |
| 2.5.3 野生型痘病毒贮液的扩大和滴度测定 | 第70-71页 |
| 2.5.4 重组痘病毒rVV-CCL5-SSTR2-Luc+/ rVV-Luc+的筛选和纯化 | 第71-72页 |
| 2.5.5 重组痘病毒rVV-CCL5-SSTR2-Luc+的蛋白表达验证 | 第72-73页 |
| 2.6 讨论 | 第73-77页 |
| 2.7 结论 | 第77-78页 |
| 第三章 确定以CIK细胞作为病毒载体用于荷载rVV-CCL5-SSTR2-Luc+的最佳实验方案 | 第78-87页 |
| 3.1 引言 | 第78-79页 |
| 3.2 实验路线 | 第79页 |
| 3.3 实验材料 | 第79-80页 |
| 3.3.1 血液样本 | 第79页 |
| 3.3.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79页 |
| 3.3.3 实验主要仪器与耗材 | 第79-80页 |
| 3.4 实验方法 | 第80-81页 |
| 3.4.1 CIK细胞的制备 | 第80页 |
| 3.4.2 确定CIK细胞作为载体荷载溶瘤病毒的最佳实验方案 | 第80-81页 |
| 3.5 结果与分析 | 第81-85页 |
| 3.5.1 CIK细胞培养 | 第81-82页 |
| 3.5.2 CIK细胞荷载溶瘤痘病毒最佳实验方案 | 第82-85页 |
| 3.6 讨论 | 第85-86页 |
| 3.7 结论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7页 |
| 附录 | 第97-116页 |
| 附录A pSC65质粒序列信息 | 第97-101页 |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第101-116页 |
| 致谢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