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黑水虻简介 | 第11-12页 |
1.1.1 黑水虻生物学特性 | 第11页 |
1.1.2 黑水虻的发展史及应用 | 第11-12页 |
1.2 不同培养底物对黑水虻生长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1 影响黑水虻生长的重要参数 | 第12页 |
1.2.2 目前培养黑水虻物料的来源 | 第12-13页 |
1.2.3 黑水虻对不同培养底物分解能力的比较及存在的缺点 | 第13页 |
1.2.4 研究不同物料培养黑水虻幼虫体内各物质含量变化 | 第13-14页 |
1.3 黑水虻对不同物质的利用率研究 | 第14-16页 |
1.3.1 黑水虻对氮源的分解研究 | 第14-15页 |
1.3.2 黑水虻对一般性碳源的利用率 | 第15-16页 |
1.4 昆虫蛋白饲料的研究与应用 | 第16-19页 |
1.4.1 资源昆虫应用价值 | 第16页 |
1.4.2 昆虫蛋白的价值 | 第16页 |
1.4.3 资源昆虫蛋白饲料的种类 | 第16-18页 |
1.4.4 黑水虻配制饲料的应用 | 第18-19页 |
1.5 分析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1.5.1 蛋白质及各形态氮的检测原理 | 第19页 |
1.5.2 脂肪的检测:索氏提取法 | 第19页 |
1.5.3 可利用碳源的检测:酸水解法 | 第19页 |
1.5.4 钙、磷、镁、钾的检测 | 第19-20页 |
1.6 实验设计的思路、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1.6.1 实验设计的思路 | 第20页 |
1.6.2 实验设计的目的 | 第20页 |
1.6.3 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探究黑水虻营养配方及营养液载体 | 第22-31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7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22-23页 |
2.2.2 仪器与设备 | 第23页 |
2.2.3 黑水虻营养组分的选择 | 第23-24页 |
2.2.4 营养液的配制与载体物质的筛选 | 第24-26页 |
2.2.5 培养条件与数据测定方法 | 第26页 |
2.2.6 实验数据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0页 |
2.3.1 麦麸和豆粕不同比例培养黑水虻幼虫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2.3.2 黑水虻对麦麸豆粕2:1混合物料利用率的测定结果 | 第28页 |
2.3.3 营养液载体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黑水虻营养配方的优化研究 | 第31-52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1-32页 |
3.2.1 材料与试剂 | 第31-32页 |
3.2.2 仪器与设备 | 第32页 |
3.3 幼虫孵化及饲养方法 | 第32-33页 |
3.4 碳源、氮源探索过程研究 | 第33-34页 |
3.4.1 碳源优化探索研究 | 第33页 |
3.4.2 氮源优化探索研究 | 第33-34页 |
3.5 碳源、氮源浓度及种群密度优化 | 第34-35页 |
3.5.1 碳源浓度优化 | 第34页 |
3.5.2 氮源浓度优化 | 第34-35页 |
3.5.3 黑水虻种群密度优化 | 第35页 |
3.6 培养条件 | 第35页 |
3.7 数据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3.8 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 第36页 |
3.9 结果与讨论 | 第36-50页 |
3.9.1 碳源实验结果 | 第36-40页 |
3.9.2 氮源实验结果 | 第40-44页 |
3.9.3 碳源浓度优化实验结果 | 第44-46页 |
3.9.4 氮源浓度优化实验结果 | 第46-48页 |
3.9.5 黑水虻种群密度优化实验结果 | 第48-50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黑水虻营养配方应用于实际物料的研究 | 第52-69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2-53页 |
4.2.1 材料与试剂 | 第52-53页 |
4.2.2 仪器与设备 | 第53页 |
4.3 实验主要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53-60页 |
4.3.1 脂肪的测定方法 | 第53-54页 |
4.3.2 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第54-55页 |
4.3.3 蛋白质及硝基氮、亚硝基氮的测定 | 第55-57页 |
4.3.4 实验中钙、磷、镁、钾的测定 | 第57-60页 |
4.4 黑水虻应用不同物料及人工配制混合物料的对比研究 | 第60-62页 |
4.4.1 不同物料的初始主要营养参数 | 第60-61页 |
4.4.2 原物料和人工调配后的物料培养黑水虻实验设计 | 第61-62页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68页 |
4.5.1 分光光度法绘制葡萄糖的标准曲线 | 第62-63页 |
4.5.2 分光光度法绘制有机氮的标准曲线 | 第63-64页 |
4.5.3 原物料和人工调配后的物料培养黑水虻生长周期图 | 第64-65页 |
4.5.4 利用不同物料对黑水虻蛹数与死亡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4.5.5 不同物料最终剩余营养物质对比 | 第66-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5.1 结论 | 第69-70页 |
5.2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