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钒污染土壤基质改良与植物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3页
        1.1.1 钒污染土壤的污染现状第9-10页
        1.1.2 土壤中钒的来源及危害第10-11页
        1.1.3 钒的土壤环境政策与标准第11-13页
    1.2 钒污染土壤基质改良技术第13-17页
        1.2.1 钒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第13-14页
        1.2.2 土壤改良剂种类第14-16页
        1.2.3 土壤改良技术第16-17页
    1.3 植物修复技术第17-18页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1页
        1.4.1 研究目的第18-19页
        1.4.2 研究内容第19页
        1.4.3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2章 表土混配改良钒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第21-3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4页
        2.1.1 供试材料第21-22页
        2.1.2 实验方法第22-23页
        2.1.3 分析方法第23-24页
    2.2 钒污染土壤与客土性质表征第24-26页
        2.2.1 供试污染土壤和周边客土重金属含量第24-25页
        2.2.2 供试污染土壤和周边客土理化性质研究第25-26页
    2.3 固化剂对钒污染土壤性质的影响第26-32页
        2.3.1 不同固化剂对钒污染土壤重金属浸出特性的影响第26-29页
        2.3.2 不同固化剂对钒污染土壤pH的影响第29-30页
        2.3.3 不同固化剂对钒污染土壤碱解氮的影响第30-31页
        2.3.4 不同固化剂对钒污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第31-32页
    2.4 混配比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32-34页
        2.4.1 混配比例对植物株高的影响第32-33页
        2.4.2 混配比例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土壤基质改良剂的筛选研究第35-57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3.1.1 供试材料第35页
        3.1.2 实验设计第35-37页
        3.1.3 分析方法第37页
    3.2 改良剂种类及添加量对蔊菜生长的影响第37-45页
        3.2.1 改良剂种类及添加量对蔊菜株高的影响第38-42页
        3.2.2 改良剂种类及添加量对蔊菜生物量的影响第42-45页
    3.3 土壤改良剂对蔊菜富集转移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第45-52页
        3.3.1 不同处理对蔊菜植物组织中重金属浓度的影响第46-49页
        3.3.2 不同处理对植物富集转移重金属的影响第49-52页
    3.4 统计分析第52-56页
        3.4.1 相关分析第52-53页
        3.4.2 聚类分析第53-54页
        3.4.3 因子分析第54-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土壤基质改良剂的复配研究第57-8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7-58页
        4.1.1 供试材料第57页
        4.1.2 实验设计第57-58页
        4.1.3 分析方法第58页
    4.2 土壤复配改良剂对蔊菜、野苎麻生长的影响第58-63页
        4.2.1 复配改良剂对蔊菜株高的影响第58-59页
        4.2.2 复配改良剂对野苎麻株高的影响第59-61页
        4.2.3 复配改良剂对蔊菜生物量的影响第61-62页
        4.2.4 复配改良剂对野苎麻生物量的影响第62-63页
    4.3 土壤复配改良剂对蔊菜、野苎麻富集转移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第63-79页
        4.3.1 复配改良剂对蔊菜组织中重金属浓度的影响第63-67页
        4.3.2 复配改良剂对野苎麻组织中重金属浓度的影响第67-71页
        4.3.3 复配改良剂对蔊菜富集转移重金属的影响第71-75页
        4.3.4 复配改良剂对野苎麻富集转移重金属的影响第75-79页
    4.4 土壤复配改良剂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第79-80页
    4.5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5章 土壤复配改良剂修复钒矿污染场地的现场试验第82-89页
    5.1 中试试验第82-87页
        5.1.1 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第82-85页
        5.1.2 中试试验结果分析第85-87页
    5.2 示范工程方案设计第87-88页
    5.3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89-91页
    6.1 结论第89-90页
    6.2 建议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6页
致谢第96-98页
附录A 专业实践总结摘要第98-10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亚热带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细根及凋落物的研究
下一篇:犬细小病毒抗原及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