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源、库"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 第12-13页 |
·源 | 第12页 |
·库 | 第12页 |
·源与库的相互关系 | 第12-13页 |
·源、库的协调及其应用 | 第13页 |
·同化物的分配规律 | 第13-16页 |
·同化物的分配规律 | 第13-15页 |
·影响同化物分配的因素 | 第15-16页 |
·源库关系研究的主要手段 | 第16-17页 |
·减源疏库 | 第16页 |
·同位素示踪 | 第16页 |
·生物化学研究 | 第16-17页 |
·作物模拟技术 | 第17页 |
·烟草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 第17-18页 |
·单位面积株数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第17页 |
·单株叶数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第17-18页 |
·单叶重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第18页 |
·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 | 第18-20页 |
·激素调节 | 第18-19页 |
·肥料调节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试验地点 | 第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试验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1-22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44页 |
·不同处理对烤烟田间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不同施肥水平对烤烟田间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不同打顶时期对烤烟田间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24页 |
·不同处理对烤烟根系的影响 | 第24-26页 |
·施肥水平对烤烟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25页 |
·打顶处理对烤烟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不同打顶时间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 第26页 |
·不同处理对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简称LAI)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不同施肥水平的叶面积增长动态 | 第26-27页 |
·不同施肥水平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27页 |
·不同处理对叶质重的影响 | 第27-29页 |
·不同施肥水平对烟叶叶质重的影响 | 第28页 |
·打顶对叶质重的影响 | 第28-29页 |
·施肥水平和打顶对烟草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第29-37页 |
·不同处理对烟草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第29-32页 |
·不同处理对烤烟烟株化学合成物质累积的影响 | 第32-37页 |
·不同处理对烟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7-41页 |
·施肥水平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7页 |
·施肥水平对烟叶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第37-38页 |
·施肥水平对烟叶蒸腾作用(Tr)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施肥水平对烤烟叶片气孔导度(Cond)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施肥水平对烤烟叶片烟胞间CO_2浓度(Ci)的影响 | 第40页 |
·不同打顶时期对烤烟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作用(Tr)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不同施肥水平的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 | 第41页 |
·不同打顶处理的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 | 第41-42页 |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 第42-44页 |
·不同施肥水平的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 第42页 |
·不同打顶处理的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 第42-44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4-48页 |
·结论 | 第44-47页 |
·施肥水平和打顶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44页 |
·施肥水平和打顶方式对烤烟根系的影响 | 第44页 |
·施肥水平和打顶方式对烤烟叶面积指数和叶质重的影响 | 第44-45页 |
·施肥水平和打顶方式对烟草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第45-46页 |
·施肥水平和打顶方式对烟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46页 |
·施肥水平和打顶方式对烤后烟叶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