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荞麦收获机械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国外荞麦收获机械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荞麦收获机械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目前国内荞麦收获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3 谷物收获试验平台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1 谷物收割试验平台 | 第17页 |
1.3.2 谷物脱粒试验平台 | 第17-18页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8-19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荞麦捡拾脱粒平台的整体方案设计 | 第21-27页 |
2.1 荞麦的物料特性及力学特性研究 | 第21-23页 |
2.1.1 荞麦物料特性测定 | 第21-22页 |
2.1.2 荞麦力学特性测定 | 第22-23页 |
2.2 荞麦捡拾脱粒平台的整体方案 | 第23-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荞麦捡拾脱粒平台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 第27-57页 |
3.1 物料输送装置的设计 | 第27-29页 |
3.1.1 物料输送装置的传动设计 | 第27页 |
3.1.2 输送装置的功率计算 | 第27-28页 |
3.1.3 物料输送装置的调速控制 | 第28-29页 |
3.2 捡拾装置的设计 | 第29-42页 |
3.2.1 拨板捡拾器的设计 | 第29-36页 |
3.2.2 捡拾辊的设计 | 第36-39页 |
3.2.3 捡拾装置的离地高度及安装位置 | 第39-40页 |
3.2.4 搅龙的功率计算 | 第40页 |
3.2.5 中间输送器的功率计算 | 第40-41页 |
3.2.6 捡拾电动机的功率计算 | 第41-42页 |
3.3 捡拾装置的运动仿真分析 | 第42-47页 |
3.3.1 捡拾装置的三维设计 | 第42-43页 |
3.3.2 Adams中导入三维模型 | 第43页 |
3.3.3 拨板捡拾器和捡拾辊的模拟 | 第43-47页 |
3.4 脱粒装置的设计 | 第47-55页 |
3.4.1 双滚筒脱粒装置的工作原理 | 第47-48页 |
3.4.2 前、后滚筒的设计 | 第48-51页 |
3.4.3 滚筒转速、脱粒速度 | 第51-52页 |
3.4.4 凹板筛的设计 | 第52-53页 |
3.4.5 脱粒装置的功率计算 | 第53-55页 |
3.4.6 脱粒装置的调速控制 | 第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荞麦捡拾脱粒平台搭建 | 第57-65页 |
4.1 荞麦捡拾脱粒平台零部件的制作 | 第57-58页 |
4.2 荞麦捡拾脱粒平台主要部件的加工制作及搭建 | 第58-61页 |
4.2.1 物料输送装置的制作 | 第59页 |
4.2.2 拨板捡拾器和捡拾辊的制作及搭建 | 第59-60页 |
4.2.3 脱粒装置的加工 | 第60页 |
4.2.4 荞麦捡拾脱粒平台机架的加工 | 第60-61页 |
4.3 荞麦捡拾脱粒平台测控系统的安装 | 第61-63页 |
4.3.1 检测系统的安装 | 第61-62页 |
4.3.2 控制系统的安装 | 第62-63页 |
4.4 荞麦捡拾脱粒平台总装与测试 | 第63-64页 |
4.4.1 荞麦捡拾脱粒平台总装 | 第63页 |
4.4.2 荞麦捡拾脱粒平台空载测试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荞麦捡拾脱粒平台性能试验 | 第65-79页 |
5.1 荞麦捡拾和脱粒性能试验研究 | 第65-76页 |
5.1.1 荞麦捡拾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71页 |
5.1.2 荞麦脱粒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76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结论 | 第79-80页 |
6.2 创新点 | 第80页 |
6.3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作者简介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