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1 政策背景 | 第9页 |
1.1.2 专业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1 资料收集法 | 第10页 |
1.4.2 案例分析法 | 第10页 |
1.4.3 实地调研法 | 第10页 |
1.4.4 软件辅助 | 第10-11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2.1.1 景 | 第11页 |
2.1.2 画 | 第11-12页 |
2.1.3 眼前有画 | 第12页 |
2.2 眼前有画的基本特征 | 第12-14页 |
2.2.1 经营位置 | 第13页 |
2.2.2 框观得“画” | 第13-14页 |
2.2.3 路径引导 | 第14页 |
2.2.4 追求意境 | 第14页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2.3.1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2.3.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3 案例分析 | 第16-27页 |
3.1 网师园 | 第16-19页 |
3.1.1 项目概况 | 第16页 |
3.1.2 项目分析 | 第16-19页 |
3.1.3 借鉴意义 | 第19页 |
3.2 苏州博物馆 | 第19-23页 |
3.2.1 项目概况 | 第19-20页 |
3.2.2 项目分析 | 第20-22页 |
3.2.3 借鉴意义 | 第22-23页 |
3.3 竹园 | 第23-25页 |
3.3.1 项目概况 | 第23页 |
3.3.2 项目分析 | 第23-25页 |
3.3.3 借鉴意义 | 第25页 |
3.4 四盒园 | 第25-27页 |
3.4.1 项目概况 | 第25页 |
3.4.2 项目分析 | 第25-27页 |
3.4.3 借鉴意义 | 第27页 |
4 郑州市经开区滨水公园规划设计 | 第27-78页 |
4.1 项目概况 | 第27-29页 |
4.1.1 项目背景 | 第27-28页 |
4.1.2 自然条件概况 | 第28-29页 |
4.1.3 郑州市地域特色 | 第29页 |
4.2 区位分析 | 第29-30页 |
4.2.1 场地概况 | 第29页 |
4.2.2 周边用地性质及绿化资源分布 | 第29页 |
4.2.3 交通分析 | 第29-30页 |
4.3 设计依据 | 第30-31页 |
4.4 设计构思及要点 | 第31-32页 |
4.4.1 设计理念 | 第31页 |
4.4.2 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4.5 总体规划 | 第32-42页 |
4.5.1 总平面图及鸟瞰图 | 第32-33页 |
4.5.2 功能分区规划 | 第33-35页 |
4.5.3 景观结构规划 | 第35-37页 |
4.5.4 视线分析 | 第37-38页 |
4.5.5 空间分析 | 第38-39页 |
4.5.6 交通规划 | 第39-42页 |
4.6 主要节点设置—“山水画式”造园手法的景观化 | 第42-57页 |
4.6.1 入口景观 | 第42-43页 |
4.6.2 旭日园 | 第43-45页 |
4.6.3 儿童园 | 第45-48页 |
4.6.4 集芳园 | 第48-50页 |
4.6.5 凝翠园 | 第50-52页 |
4.6.6 荷风园 | 第52-54页 |
4.6.7 滨河长廊 | 第54页 |
4.6.8 戏水园 | 第54-56页 |
4.6.9 健身广场 | 第56-57页 |
4.7 专项规划 | 第57-76页 |
4.7.1 竖向设计 | 第57-60页 |
4.7.2 种植设计 | 第60-68页 |
4.7.3 照明规划 | 第68-71页 |
4.7.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第71-76页 |
4.8 经开区游园的“眼前有画” | 第76-78页 |
4.8.1 框观成画 | 第76页 |
4.8.2 路径引导 | 第76-78页 |
4.8.3 位置经营 | 第78页 |
4.8.4 追求意境 | 第78页 |
5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英文摘要 | 第81页 |
参与项目 | 第82-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