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麦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和县小麦赤霉病发生动态及药剂防治试验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1 小麦赤霉病概述第11页
    1.2 小麦赤霉病发展史第11-12页
    1.3 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简介第12页
    1.4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第12-13页
    1.5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第13-14页
        1.5.1 农业防治第13页
        1.5.2 选育抗病品种第13-14页
        1.5.3 化学防治第14页
    1.6 和县地理及气候条件第14-15页
    1.7 和县小麦种植与赤霉病发生概况第15-17页
2 引言第17-19页
    2.1 本研究的意义第17页
    2.2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第17-19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9-23页
    3.1 和县近6年小麦赤霉病发病情况调查第19页
        3.1.1 调查地点第19页
        3.1.2 调查方法第19页
        3.1.3 数据统计第19页
    3.2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第19-21页
        3.2.1 供试药剂第19-20页
        3.2.2 试验处理及设计第20页
        3.2.3 试验田概况第20页
        3.2.4 施药时间及方法第20页
        3.2.5 调查内容与方法第20页
        3.2.6 数据统计第20-21页
    3.3 和县主栽小麦品种对小麦赤霉病耐病性试验第21-23页
        3.3.1 小麦品种选择第21页
        3.3.2 试验设计第21页
        3.3.3 试验地第21页
        3.3.4 施药时间及方法第21页
        3.3.5 调查方法第21-22页
        3.3.6 防效计算与数据统计第22-23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3-35页
    4.1 和县近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第23-26页
    4.2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第26-33页
        4.2.1 小麦安全性调查第26页
        4.2.2 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第26-33页
    4.3 和县主栽小麦品种对小麦赤霉病耐病性试验第33-35页
5 小结与讨论第35-37页
    5.1 和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第35页
    5.2 和县地区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比较第35页
    5.3 和县地区不同品种小麦对赤霉病的耐病性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作者简介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菜青虫和桃蚜的防治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多模型综合分析在水稻穗颈瘟病害预测中的研究--以安徽省颍上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