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2.1 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的研究 | 第16-18页 |
2.3 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滞后性的影响的研究 | 第18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18-20页 |
第3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0-29页 |
3.1 研究开发理论 | 第20-23页 |
3.1.1 研究开发的概念 | 第20-21页 |
3.1.2 会计准则上关于研发费用的处理 | 第21-23页 |
3.2 企业绩效理论 | 第23-26页 |
3.2.1 企业绩效的概念 | 第23页 |
3.2.2 企业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 第23-26页 |
3.3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6-27页 |
3.3.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26页 |
3.3.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26页 |
3.3.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26-27页 |
3.3.4 技术创新理论 | 第27页 |
3.4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7-28页 |
3.5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8-29页 |
第4章 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和研发投入现状 | 第29-34页 |
4.1 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 第29-31页 |
4.1.1 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 第29-30页 |
4.1.2 汽车制造业发展特点 | 第30-31页 |
4.2 我国汽车制造业研发投入现状 | 第31-34页 |
4.2.1 财力投入 | 第31-32页 |
4.2.2 人力投入 | 第32页 |
4.2.3 物力投入 | 第32-34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4-45页 |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4-36页 |
5.1.1 企业研发投入与盈利能力 | 第34页 |
5.1.2 企业研发投入与发展能力 | 第34-35页 |
5.1.3 企业研发投入与偿债能力 | 第35页 |
5.1.4 企业研发投入的滞后性 | 第35-36页 |
5.2 研究变量和指标的选取 | 第36-40页 |
5.2.1 解释变量 | 第36-37页 |
5.2.2 被解释变量 | 第37-39页 |
5.2.3 控制变量 | 第39-40页 |
5.3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40-42页 |
5.3.1 样本选取 | 第40-42页 |
5.3.2 数据来源 | 第42页 |
5.4 模型构建 | 第42-45页 |
5.4.1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相关性模型构建 | 第42-43页 |
5.4.2 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滞后性模型构建 | 第43-45页 |
第6章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5-61页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8页 |
6.1.1 研发投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7页 |
6.1.2 企业绩效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6.2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 第48-55页 |
6.2.1 单位根检验 | 第48-49页 |
6.2.2 协整检验 | 第49-50页 |
6.2.3 F检验和Hausman检验 | 第50-51页 |
6.2.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6.3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滞后性实证分析 | 第55-59页 |
6.3.1 相关性检验 | 第55-57页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6.4 实证结论 | 第59-61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61-6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7.2 对策及建议 | 第62-64页 |
7.3 本文研究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