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网络游戏企业收入审计研究--以Y公司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概述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10-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7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收入确认审计相关理论基础第18-24页
    2.1 收入相关定义第18页
    2.2 国内外收入确认相关准则第18-20页
        2.2.1 IASB和FASB新修订准则第18-19页
        2.2.2 我国收入准则的变化第19-20页
    2.3 收入确认审计理论基础第20-21页
        2.3.1 收入舞弊行为的发生机理第20页
        2.3.2 审计人员需警惕的收入舞弊信号第20-21页
    2.4 网络游戏企业与传统企业收入审计的区别第21-24页
        2.4.1 收入确认时点的多样化第21-22页
        2.4.2 收入渠道的多样化第22页
        2.4.3 收入验证的复杂性第22页
        2.4.4 IT审计的必要性第22-24页
第3章 网络游戏行业收入及审计风险分析第24-32页
    3.1 网络游戏行业特征第24页
        3.1.1 高度依赖系统第24页
        3.1.2 玩家体验敏感第24页
        3.1.3 海量数据存储及分析第24页
        3.1.4 数据泄露风险第24页
    3.2 网络游戏行业产业链第24-26页
    3.3 网络游戏行业盈利模式第26-27页
        3.3.1 自营模式第26页
        3.3.2 联营模式第26页
        3.3.3 授权运营模式第26-27页
    3.4 网络游戏行业收入类型及确认方法第27-29页
        3.4.1 游戏运营收入及游戏授权收入第27页
        3.4.2 游戏充值卡收入第27页
        3.4.3 虚拟道具收入第27-28页
        3.4.4 虚拟货币收入第28-29页
    3.5 网络游戏行业收入审计风险分析第29-32页
        3.5.1 收入确认的职业判断存在难度第29页
        3.5.2 收入递延期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第29-30页
        3.5.3 游戏内虚拟商品价格难以确定第30页
        3.5.4 被审计网络游戏企业系统风险高第30页
        3.5.5 审计取证实时性难以保证第30-31页
        3.5.6 审计人员资质要求高第31-32页
第4章 网络游戏企业收入审计——以Y公司为例第32-43页
    4.1 Y公司基本概况第32页
    4.2 了解Y公司的收入流程第32-34页
        4.2.1 游戏引进及授权合同的签订第32-33页
        4.2.2 游戏的发布与运营第33页
        4.2.3 自营收入的确认政策及流程第33页
        4.2.4 联营收入的确认政策及流程第33-34页
        4.2.5 递延收入的确认与摊销第34页
    4.3 Y企业收入关键审计方法第34-43页
        4.3.1 基于玩家行为的收入分析第34-36页
        4.3.2 基于生命周期的收入测算第36-38页
        4.3.3 基于系统依赖性的报表数据验证第38页
        4.3.4 第三方支付渠道函证第38-39页
        4.3.5 IT审计第39-43页
第5章 完善网络游戏企业收入审计的建议第43-46页
    5.1 审计环境方面的建议第43页
        5.1.1 完善相关法规及准则的实务指导性第43页
        5.1.2 建立网络游戏行业信息库第43页
    5.2 审计对象方面的建议第43-44页
        5.2.1 增强收入确认方法的合理性第43-44页
        5.2.2 保证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第44页
        5.2.3 加强网络游戏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第44页
    5.3 审计主体方面的建议第44-46页
        5.3.1 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第44-45页
        5.3.2 合理利用先进的审计技术及方法第45-46页
第6章 结论第46-47页
    6.1 研究结论第46页
    6.2 论文不足之处及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的集团整体上市的财务效应研究
下一篇:外部审计对大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