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2页 |
1.1 苯并噁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 | 第11-19页 |
1.2 苯并噁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 | 第19-23页 |
1.3 分子内C–H键活化形成sp~2C–O键 | 第23-2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1.5 论文选题思想 | 第28-32页 |
第二章 铜催化苯并咪唑与邻溴苯酚高效构建苯并噁唑环结构 | 第32-44页 |
2.1 引言 | 第32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2-37页 |
2.2.1 反应条件优化 | 第32-34页 |
2.2.2 底物的拓展 | 第34-36页 |
2.2.3 机理的探究 | 第36-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页 |
2.4 实验部分 | 第37-44页 |
2.4.1 仪器与试剂 | 第37-38页 |
2.4.2 实验过程和结构表征 | 第38-44页 |
第三章 铜催化苯并咪唑与水杨酸高效构建苯并噁嗪酮环结构 | 第44-58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3.2.1 反应条件优化 | 第45-47页 |
3.2.2 底物的拓展 | 第47-49页 |
3.2.3 机理的探究 | 第49-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页 |
3.4 实验部分 | 第50-58页 |
3.4.1 仪器与试剂 | 第50页 |
3.4.2 实验过程和结构表征 | 第50-5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8页 |
化合物谱图 | 第78-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
作者简介 | 第140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