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锐小说创作中的身份认同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章 漂泊游子身份认同的还乡追求 | 第18-32页 |
第一节 被时代驱赶的流浪者 | 第18-21页 |
第二节 打捞记忆碎片的异乡人 | 第21-28页 |
一、回不去的童年美好 | 第21-25页 |
二、与祖先和亲人对话 | 第25-28页 |
第三节 独留生命悲情的失根者 | 第28-32页 |
第二章 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精神自救 | 第32-51页 |
第一节 历史在场者的焦虑 | 第32-36页 |
一、亲历者的精神重压 | 第32-34页 |
二、“失父”者的认同焦虑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历史回望中的知识分子身份追寻 | 第36-44页 |
一、吕梁深处的被抛者 | 第37-40页 |
二、在动态呈现中审视“理想” | 第40-44页 |
第三节 现代反抗意识的确立 | 第44-51页 |
一、精神旷野里的孤独者 | 第45-47页 |
二、走近并超越“虚无之海” | 第47-48页 |
三、“反抗”的姿态 | 第48-51页 |
第三章 文化身份认同困境中的突围 | 第51-67页 |
第一节 从未中断的文化身份思考 | 第51-56页 |
一、古与今的对照 | 第52-54页 |
二、中与西的碰撞 | 第54-56页 |
第二节 回首传统找寻精神共鸣 | 第56-63页 |
一、为民间神话注入现代意义 | 第56-59页 |
二、用方块字深刻表达自己 | 第59-63页 |
第三节 “特异”与“同一”并存的文化立场 | 第63-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后记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