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实际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 ·国外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的发展现状 | 第13-17页 |
| (1) 实践 | 第13-16页 |
| (2) 理论研究 | 第16-17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小结 | 第17-18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2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联合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 第19-23页 |
| ·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 | 第19页 |
| ·开放性原则 | 第19-20页 |
| ·规范化标准化原则 | 第20页 |
| ·可持续性原则 | 第20页 |
| ·人性化原则 | 第20-21页 |
| ·集成服务的原则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3 基于we62.0 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联合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 | 第23-40页 |
| ·依托we62.0 来构建学科化联合服务体系的可行性 | 第23-26页 |
| ·可以增强学科用户的参与互动性 | 第23-24页 |
| ·可以改变学科信息资源共享方式 | 第24页 |
| ·可以促进学科服务模式多元化 | 第24-25页 |
| ·可以改变学科信息的组织模式 | 第25-26页 |
| ·We62.0 相关技术及其在学科化联合服务中的应用 | 第26-30页 |
| ·博客(Blog)技术 | 第26-27页 |
| ·维基(Wiki)技术 | 第27-28页 |
| ·内容聚合(Rss)技术 | 第28页 |
| ·社会化分类法(Tag)技术 | 第28-29页 |
| ·社会性网络服务(SNS)技术 | 第29页 |
| ·即时通讯(IM)技术 | 第29-30页 |
|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联合信息服务的体系结构 | 第30-39页 |
|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联合服务体系的总体逻辑结构 | 第30-31页 |
| ·学科化联合信息服务体系各主要模块功能及有关模块结构 | 第31-39页 |
| (1) 接口模块 | 第32页 |
| (2) 学科问题检索模块 | 第32-33页 |
| (3) 学科疑问解答模块 | 第33-34页 |
| (4) 学科信息服务模块 | 第34-35页 |
| (5) 学科讨论互动模块 | 第35-36页 |
| (6) 学科联合服务模块 | 第36-38页 |
| (7) 资源共建共享模块 | 第38页 |
| (8) 服务反馈模块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联合信息服务体系的保障机制 | 第40-43页 |
| ·组织管理机制 | 第40页 |
| ·利益协调机制 | 第40-41页 |
| ·监督评估机制 | 第41页 |
| ·安全机制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