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起诉阶段自行补充侦查机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章 审查起诉阶段自行补充侦查概述 | 第16-27页 |
第一节 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及方式 | 第16-19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二、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方式 | 第17-19页 |
第二节 自行补充侦查的特征和功能 | 第19-21页 |
一、自行补充侦查的特征 | 第19页 |
二、自行补充侦查的基本功能 | 第19-21页 |
第三节 自行补充侦查的理论价值 | 第21-27页 |
一、自行补充侦查的正当性之义 | 第21-22页 |
二、自行补充侦查的价值合理性 | 第22-24页 |
三、自行补充侦查的规范合法性 | 第24-25页 |
四、自行补充侦查的现实有效性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审查起诉阶段自行补充侦查的现状 | 第27-38页 |
第一节 现行立法及缺陷 | 第27-29页 |
一、退回补充侦查和自行补充侦查的适用范围界限不明 | 第27-28页 |
二、自行补充侦查适用率高 | 第28页 |
三、未赋予辩护方相应的诉讼权利 | 第28-29页 |
第二节 自行补充侦查的实践需求 | 第29-31页 |
一、有效甄别定案的证据 | 第29页 |
二、强化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和引导 | 第29-30页 |
三、有效提高检察官的办案素质 | 第30页 |
四、检察机关作为控诉方承担证明责任的必要要求 | 第30-31页 |
第三节 N市检察院自行补充侦查现状 | 第31-38页 |
一、N市检察院自行补充侦查案例实证分析 | 第31-36页 |
二、N市检察院自行补充侦查总体现状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审查起诉阶段自行补充侦查的实践困境和原因 | 第38-45页 |
第一节 自行补充侦查的实践困境 | 第38-42页 |
一、案件特性给自行补充侦查带来挑战 | 第38-40页 |
二、案多人少制约自行补充侦查的深度和广度 | 第40页 |
三、自行补充侦查适用率低 | 第40-41页 |
四、检察人员专业侦查能力缺乏 | 第41-42页 |
五、自行补充侦查监督的法律空白 | 第42页 |
第二节 自行补充侦查困境的原因 | 第42-45页 |
一、法律对应当自行补充侦查的案件范围界定不明确 | 第42页 |
二、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程序的中立性的缺失 | 第42-43页 |
三、自行补充侦查奖惩机制不完善 | 第43页 |
四、缺乏与自行补充侦查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审查起诉阶段自行补充侦查机制的完善 | 第45-53页 |
第一节 转变司法理念 | 第45-46页 |
一、强化证据意识 | 第45页 |
二、坚持“以审判为中心”为导向 | 第45-46页 |
第二节 立法明确自行补充侦查的条件和范围 | 第46-47页 |
一、明确自行补充侦查的法定条件 | 第46-47页 |
二、明确自行补充侦查的适用范围 | 第47页 |
第三节 提升自行补充侦查的能力 | 第47-49页 |
一、人才培养机制结构分配 | 第47-48页 |
二、拓展公诉部门侦查技能 | 第48页 |
三、引进业务考评机制 | 第48-49页 |
第四节 强化对自行补充侦查的监督 | 第49-51页 |
一、建立下级向上级报告侦查工作机制 | 第49页 |
二、确立律师介入自行补充侦查监督机制 | 第49-50页 |
三、规范自行补充侦查的内部监督机制 | 第50-51页 |
第五节 创新自行补充侦查配套机制 | 第51-53页 |
一、完善公诉引导侦查机制 | 第51页 |
二、尝试引进辩诉交易机制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