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矫形学论文

垫底材料和修复方式对牙齿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3-15页
第1章 实验研究一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5-21页
    1.1 材料与方法第15-17页
        1.1.1 实验模型的选择第15页
        1.1.2 实验设备及软件第15页
        1.1.3 实验方法第15-17页
    1.2 结果第17页
    1.3 讨论第17-19页
        1.3.1 上颌前磨牙的建模特点第17页
        1.3.2 CT图像向三维实体的转换第17-18页
        1.3.3 有限元建模方法第18页
        1.3.4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应用第18-19页
    1.4 结论第19页
    参考文献第19-21页
第2章 实验研究二 不同垫底厚度对活髓牙充填后的应 力的影响第21-27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2.1.1 建模第21页
        2.1.2 模型的参数、实验设计和加载方式第21-22页
    2.2 结果第22-24页
        2.2.1 充填体、垫底层和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状况第22页
        2.2.2 充填体、垫底层和牙体组织和的应力值分析第22-23页
        2.2.3 充填体、垫底层和牙体组织的应力变化第23-24页
    2.3 讨论第24-25页
    2.4 小结第25页
    参考文献第25-27页
第3章 实验研究三 不同垫底材料垫底对活髓牙充填后的应力影响第27-3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3.1.1 建模第27页
        3.1.2 模型的参数、实验设计和加载方式第27-28页
    3.2 结果第28-29页
        3.2.1 充填体、垫底层和牙体组织和的应力分布状况第28页
        3.2.2 充填体、垫底层和牙体组织的应力值比较第28页
        3.2.3 充填体、垫底层和牙体组织的应力变化第28-29页
    3.3 讨论第29-31页
    3.4 小结第31页
    参考文献第31-33页
第4章 实验研究四 垫底厚度对 RCT 患牙充填后的应力影响第33-37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33-34页
        4.1.1 建模第33页
        4.1.2 模型的参数、实验设计和加载方式第33-34页
    4.2 结果第34-35页
        4.2.1 模型各部分的应力分布状况第34页
        4.2.2 模型各部分的应力变化分析第34-35页
    4.3 讨论第35页
    4.4 小结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第5章 实验研究五 垫底材料对 RCT 患牙充填后的应力影响第37-41页
    5.1 材料和方法第37页
        5.1.1 建模第37页
        5.1.2 模型的参数、实验设计和加载方式第37页
    5.2 结果第37-39页
        5.2.1 充填体、垫底层、牙体组织和牙胶的应力分布状况第37页
        5.2.2 垫底层的应力状况分析第37-38页
        5.2.3 修复体、牙体组织和牙胶各部分的应力状况分析第38-39页
        5.2.4 对照组应力状况分析第39页
    5.3 讨论第39-40页
    5.4 小结第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第6章 实验研究六 修复方式对前磨牙 Ⅱ 类洞的应力影响第41-48页
    6.1 材料和方法第41页
        6.1.1 建模第41页
        6.1.2 模型的参数、加载方式和实验设计第41页
    6.2 结果第41-45页
        6.2.1 垂直加载第41-43页
        6.2.2 舌向45°加载第43-45页
    6.3 讨论第45-46页
    6.4 小结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第7章 综述 有限元分析在直接充填和嵌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第48-57页
    7.1 三维有限元简介第48页
    7.2 对直接充填的研究第48-50页
        7.2.1 充填材料及洞型第48-50页
        7.2.2 垫底材料第50页
    7.3 对嵌体修复的研究第50-52页
        7.3.1 嵌体材料第50-51页
        7.3.2 垫底材料第51页
        7.3.3 嵌体洞型第51-52页
    7.4 对两种修复方式比较的研究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结论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导师简介第59-60页
作者简介第60-6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康复新液对正畸患者龈沟液中MMP-2和PGE2水平影响
下一篇: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正畸减数拔牙中对拔牙位点保存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