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

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5页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第7-8页
    二、哈奇森的生平简介第8-9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一章 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第15-23页
    第一节 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5-18页
        一、政治的动荡第15页
        二、经济的复兴第15-16页
        三、文化的变迁第16-18页
    第二节 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第18-23页
        一、洛克的“白板论”与“经验论”第18-20页
        二、沙夫茨伯里“仁爱”的情感理论第20-21页
        三、“清教”价值观的双重影响第21-23页
第二章 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3-38页
    第一节 乐观的整体人性论第23-28页
        一、人性论中“无罪、乐观”的特性第23-26页
        二、人性具有内外部的整体性第26-28页
    第二节 道德感官论第28-32页
        一、“感官”的定义与分类第28-30页
        二、“道德感官”的特征与原型第30-32页
    第三节 道德情感培养论第32-38页
        一、道德情感的内涵第32-34页
        二、道德与情感的内在关系第34-35页
        三、道德情感的培养方法第35-38页
第三章 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启示第38-48页
    第一节 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的理论价值第38-41页
        一、促进道德心理学的丰富与完善第38-39页
        二、对当前价值论思想的影响第39-41页
    第二节 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的现实启示第41-48页
        一、重视道德情感教育的现实路径第41-43页
        二、改善互联网环境下社会的道德冷漠问题第43-46页
        三、矫正社会管理中的“制度性羞辱”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四时期婚姻伦理变革研究
下一篇: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