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 第11-12页 |
1.2.1 国外选线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选线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 第12-15页 |
1.3.1 基于稳态特征量的故障选线方法 | 第12-13页 |
1.3.2 基于暂态特征量的故障选线方法 | 第13-14页 |
1.3.3 基于信息融合的选线方法 | 第14-1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第17-27页 |
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稳态特征分析 | 第17-20页 |
2.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稳态特征分析 | 第20-23页 |
2.3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暂态特征分析 | 第23-26页 |
2.3.1 暂态电容电流 | 第23-24页 |
2.3.2 暂态电感电流 | 第24-25页 |
2.3.3 暂态接地电流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故障信号滤波及故障特征量选取 | 第27-39页 |
3.1 形态学滤波器降噪 | 第27-31页 |
3.2 故障特征选取 | 第31-34页 |
3.2.1 零序电流基波特征 | 第31页 |
3.2.2 零序电流五次谐波特征 | 第31-32页 |
3.2.3 零序有功功率特征 | 第32-33页 |
3.2.4 暂态能量特征 | 第33-34页 |
3.3 单一故障特征的MATLAB仿真 | 第34-38页 |
3.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4页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ELM和D-S证据理论的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 第39-47页 |
4.1 极限学习机ELM基本原理 | 第39-41页 |
4.2 D-S证据理论基本原理 | 第41-42页 |
4.3 ELM和D-S证据理论故障诊断模型 | 第42-44页 |
4.4 基于ELM和D-S证据理论故障诊断模型的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 第44-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基于ELM和D-S证据理论的接地故障选线仿真 | 第47-54页 |
5.1 故障数据样本集的建立 | 第47-50页 |
5.2 ELM网络的训练 | 第50-51页 |
5.3 D-S证据理论融合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全文总结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62-63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63-64页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