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9页 |
第2章 医生在诊疗行为中过错的概述 | 第9-14页 |
2.1 医生的概念 | 第9-10页 |
2.2 诊疗行为的界定 | 第10-11页 |
2.2.1 诊疗活动 | 第10页 |
2.2.2 诊疗行为 | 第10-11页 |
2.3 医疗过错的概念 | 第11-14页 |
2.3.1 英美法系中的医疗失当 | 第12页 |
2.3.2 大陆法系中的医疗过误 | 第12页 |
2.3.3 我国的医疗过错概念 | 第12-14页 |
第3章 医生在诊疗行为中的过错认定规则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4-29页 |
3.1 医疗过错认定规则现状 | 第14-22页 |
3.1.1 “医疗水平相应诊疗义务”的抽象认定标准 | 第14-18页 |
3.1.2 以“诊疗规范”为客观基本认定方法 | 第18-20页 |
3.1.3 鉴定意见 | 第20-22页 |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8页 |
3.2.1 “当时医疗水平”概念模糊、落后 | 第22-24页 |
3.2.2 “诊疗规范”认定过失的绝对化 | 第24-25页 |
3.2.3 对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过度依赖 | 第25-28页 |
3.3 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医生诊疗行为过错认定规则之完善 | 第29-34页 |
4.1 重构以假想合理医生为参照的抽象认定标准 | 第29-30页 |
4.1.1 假想的合理医生标准 | 第29-30页 |
4.1.2 具体情况的考量 | 第30页 |
4.2 建立非绝对化的客观基本认定方法 | 第30-31页 |
4.3 制定科学的医疗损害鉴定体系 | 第31-34页 |
4.3.1 出台《医疗损害鉴定实施细则》 | 第31-32页 |
4.3.2 建立医疗损害鉴定人资格制度 | 第32-33页 |
4.3.3 设定合理的鉴定内容及鉴定程序 | 第33-34页 |
第5章 结语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