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四、论文主要结构 | 第13-14页 |
五、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14-15页 |
第一章 WTO《农业协定》之“蓝箱”的形成和缺陷分析 | 第15-18页 |
第一节 WTO“蓝箱”规则的形成 | 第15-16页 |
一、“蓝箱”规则的原型——油籽争端案的妥协 | 第15-16页 |
二、乌拉圭回合最终形成WTO“蓝箱”规则 | 第16页 |
第二节 乌拉圭回合“蓝箱”规则的缺陷分析 | 第16-18页 |
第二章 WTO有关成员对改革前“蓝箱”规则运用解析 | 第18-22页 |
第一节 欧美国内农业法对“蓝箱”规则运用解析 | 第18-19页 |
一、美国农业法对“蓝箱”规则的运用解析 | 第18-19页 |
二、欧盟农业法对“蓝箱”的运用解析 | 第19页 |
第二节 印巴国内法对“蓝箱”规则的运用情况分析 | 第19-22页 |
一、印度农业法应对“蓝箱”规则的运用情况分析 | 第20页 |
二、巴西农业法对“蓝箱”规则的运用情况分析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多哈回合对“蓝箱”规则改革解析 | 第22-27页 |
第一节 多哈回合对“蓝箱”规则改革的演进 | 第22-25页 |
一、日内瓦2004年《农业谈判框架协议》 | 第22页 |
二、多哈回合2008年《农业模式草案》 | 第22-23页 |
三、2013年巴厘岛《农业协定》谈判重启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多哈回合“蓝箱”规则改革趋势的解析 | 第25-27页 |
一、“蓝箱”规则使用额度收紧 | 第25页 |
二、“蓝箱”规则变相扩大了使用范围 | 第25-26页 |
三、《农业模式草案》法律效力和约束力有限 | 第26-27页 |
第四章 WTO有关成员对“新蓝箱”规则的调整和运用 | 第27-34页 |
第一节 美欧国内法对“新蓝箱”规则的运用调整 | 第27-31页 |
一、美国国内法“新蓝箱”规则的运用调整 | 第27-29页 |
二、欧盟国内法对“新蓝箱”规则的运用调整 | 第29-30页 |
三、我国对欧美调整《农业法》的可借鉴之处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印巴国内法对“新蓝箱”规则的运用调整 | 第31-34页 |
一、印度国内法有关调整 | 第31-32页 |
二、巴西国内法的有关调整 | 第32页 |
三、我国对印巴农业法调整的可借鉴之处 | 第32-34页 |
第五章 我国对WTO新蓝箱规则应对策略 | 第34-42页 |
第一节 中国入世后农业补贴的调整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中国对后续多哈回合“蓝箱”规则谈判应对 | 第35-37页 |
一、削减蓝箱总量和特定农产品封顶 | 第35-36页 |
二、找准切入口,避免又陷僵局 | 第36-37页 |
第三节 中国对国内农业支持法律改革策略 | 第37-42页 |
一、现阶段加大“绿箱”支持和微量允许“黄箱”支持 | 第37-38页 |
二、今后制定《农业补贴法》中“蓝箱”支持适用建议 | 第38-41页 |
三、农业补贴改革的核心———农业补贴法律化制度化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