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切割系统研究与开发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现代数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1-13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数控切割系统加工原理及加工精度分析 | 第14-28页 |
2.1 数控火焰切割机加工原理 | 第14-15页 |
2.2 程序对切割精度的影响及加工精度分析 | 第15-16页 |
2.2.1 编程对工件切割精度的影响 | 第15页 |
2.2.2 编程对工件切割精度的影响 | 第15-16页 |
2.3 不同检测元件对切割精度和切割效率的影响 | 第16-18页 |
2.3.1 位式调高系统 | 第17页 |
2.3.2 电容式调高系统 | 第17-18页 |
2.4 不同检测元件对切割精度和切割效率的影响 | 第18-20页 |
2.5 不同驱动系统对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影响 | 第20-21页 |
2.6 有热变形约束的切割路径优化 | 第21-26页 |
2.6.1 问题描述 | 第21-22页 |
2.6.2 热变形误差约束下的打孔点动态选择 | 第22-23页 |
2.6.3 蚁群算法路径寻优 | 第23-26页 |
2.6.4 仿真实验 | 第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数控火焰切割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8-34页 |
3.1 系统功能分析 | 第28-29页 |
3.2 硬件方案 | 第29-30页 |
3.2.1 硬件平台 | 第29页 |
3.2.2 硬件方案的选择 | 第29-30页 |
3.3 软件方案 | 第30-32页 |
3.3.1 软件平台的选择 | 第30-31页 |
3.3.2 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数控火焰切割系统软件设计 | 第34-44页 |
4.1 软件需求分析 | 第34-36页 |
4.1.1 工艺流程 | 第34页 |
4.1.2 软件功能要求 | 第34页 |
4.1.3 描述系统逻辑的数据流图 | 第34页 |
4.1.4 软件的模块划分 | 第34-36页 |
4.2 数控切割软件的开发性和软件结构 | 第36页 |
4.2.1 软件的模块划分 | 第36页 |
4.2.2 系统软件结构 | 第36页 |
4.3 软件设计解决的关键技术 | 第36-37页 |
4.4 图形转换软件 | 第37-42页 |
4.4.1 系统软件结构 | 第37-38页 |
4.4.2 图形的调入与绘制 | 第38页 |
4.4.3 图形的切割工艺制作与加工代码转换 | 第38-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用户界面设计 | 第44-50页 |
5.1 主要步骤 | 第44页 |
5.2 主界面视图 | 第44-46页 |
5.3 部分区域视图 | 第46-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第50-58页 |
6.1 系统实现 | 第50-54页 |
6.1.1 开发工具和平台 | 第50页 |
6.1.2 系统的流程 | 第50页 |
6.1.3 程序主要模块及说明 | 第50-54页 |
(1) G代码轨迹显示模块 | 第50页 |
(2) G代码实际运行模块 | 第50-54页 |
6.1.4 程序主要模块及说明 | 第54页 |
6.2 测试 | 第54-57页 |
6.2.1 程序主要模块及说明 | 第54-56页 |
6.2.2 程序主要模块及说明 | 第56-57页 |
6.2.3 程序主要模块及说明 | 第5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A 打开G代码文件的伪代码 | 第64-68页 |
附录B 运行G代码文件的伪代码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