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5-27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 2 潘北矿采煤塌陷湿地氮素时空分布特征 | 第27-37页 |
| 2.1 研究区域概括 | 第27页 |
| 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27-30页 |
| 2.3 采煤塌陷湿地水体氮元素的形态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 | 第30-32页 |
| 2.4 采煤塌陷地土壤氮元素的分布特征研究 | 第32-36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3 采煤塌陷湿地DOM三维荧光特性 | 第37-45页 |
| 3.1 DOM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 3.2 采煤塌陷湿地水体DOM三维荧光特性 | 第38-41页 |
| 3.3 采煤塌陷地土壤DOM三维荧光特性 | 第41-4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4 采煤塌陷地氮素矿化过程研究 | 第45-58页 |
| 4.1 土壤氮素矿化实验设计 | 第45-47页 |
| 4.2 不同条件下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分析 | 第47-53页 |
| 4.3 长期淹水对土壤氮素矿化影响 | 第53-55页 |
| 4.4 去除DOM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 第55-56页 |
| 4.5 pH值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 第56-57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采煤塌陷地氮素矿化过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第58-65页 |
| 5.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第58页 |
| 5.2 氮素矿化过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第58-64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作者简历 | 第73-75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