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测震学论文

有效地震波段自动截取及特征抽取算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8-9页
    1.3 研究内容第9-11页
第2章 震源波形信号的选取与数据预处理第11-17页
    2.1 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震源的波形数据来源第11-12页
    2.2 震源数据波形的消噪处理第12-15页
        2.2.1 小波分解降噪第12-13页
        2.2.2 小波滤波效果第13-14页
        2.2.3 带通滤波第14-15页
    2.3 能量熵第15页
    2.4 滑动窗口选取有效波形第15-17页
第3章 卷积神经网络与MFCC图识别研究第17-27页
    3.1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第17页
    3.2 卷积神经网络(CNN)第17-18页
    3.3 由震动波形到震源事件的分类识别第18-19页
    3.4 预处理操作第19-20页
    3.5 提取特征第20-22页
    3.6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第22页
    3.7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2-26页
        3.7.1 震源波形的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图分析第22-24页
        3.7.2 识别结果第24-26页
    3.8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4章 事件全过程波形特征提取第27-43页
    4.1 短时窗平均与长时窗平均比第27页
    4.2 小波包系数特征提取第27-28页
        4.2.1 均方差第27页
        4.2.2 Teager-Kaiser能量算子(TKEO)第27-28页
    4.3 能量熵算法第28-29页
    4.4 窗口定位第29-30页
    4.5 预处理第30-31页
    4.6 初至时刻拾取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1-39页
        4.6.1 评价指标第31页
        4.6.2 实验数据第31页
        4.6.3 高信噪比波形结果分析第31-35页
        4.6.4 对信噪比低的地震信号结果分析第35-37页
        4.6.5 能量熵与STA-LTA方法对比第37-39页
    4.7 对截取后波段提取特征进行有效性验证第39-41页
        4.7.1 小波包系数特征实验分析第39-40页
        4.7.2 识别结果分析第40-41页
    4.8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5章 模拟实时的震源波形识别第43-49页
    5.1 确定实时检测波形提取窗口第43-44页
    5.2 窗口定位策略第44页
    5.3 特征排列第44-45页
    5.4 窗口阈值选取第45-46页
    5.5 结果分析第46-48页
    5.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6.1 总结第49-50页
    6.2 展望第50-51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成果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S和GIS的河网水系信息提取及其分形研究
下一篇: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在月径流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