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学论文--美学理论论文--美学史论文

中国古典美学“朴”范畴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3页
    一、选题的缘起第7-8页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第8-12页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一章 “朴”的基本内涵和美学特征第13-22页
    第一节 “朴”的词性内涵与词义演变第13-17页
        一、词性内涵第13-15页
        二、词义演变第15-17页
    第二节 “朴”范畴的美学特征第17-22页
        一、质朴、朴素之本真之美第17-18页
        二、本色、天成之审美风格第18-19页
        三、淳朴、真挚之人格魅力第19-20页
        四、虚静、恬淡之审美心境第20-22页
第二章 “朴”范畴产生的原因及其历史发展第22-36页
    第一节 “朴”范畴产生的原因分析第22-27页
        一、哲学渊源第22-24页
        二、社会文化第24-26页
        三、审美心理第26-27页
    第二节 “朴”作为审美范畴的历史积淀与发展第27-36页
        一、先秦:“朴”美学品格的发掘第27-31页
        二、魏晋:“朴”风度人格的书写第31-33页
        三、唐宋:平淡自然之“朴”美追求第33-34页
        四、明清:朴拙真挚之“朴”美感叹第34-36页
第三章 “朴”美学范畴在艺术门类中的体现第36-53页
    第一节 诗之朴美第36-41页
        一、诗美风格:宁朴勿华、清水芙蓉第36-37页
        二、诗歌创作:朴素语言、平凡意象第37-40页
        三、诗情表达:妙悟而得、真于性情第40-41页
    第二节 词之朴美第41-46页
        一、词之言语:朴实无华、本色自然第42-43页
        二、词之创作:无意求工、雕琢复朴第43-44页
        三、词之意境:古朴浑厚、自成高格第44-46页
    第三节 书之朴美第46-50页
        一、外在表现:黑白相生、粉黛无施第46-47页
        二、书风追求:质朴自然、不激不厉第47-49页
        三、书法境界:人书俱老、无心自达第49-50页
    第四节 画之朴美第50-53页
        一、画之意象:枯木怪石、外枯中膏第50-51页
        二、画之色彩:水墨山水、渴笔焦墨第51-52页
        三、画家之人:绰号、布衣打扮第52-53页
第四章 “朴”范畴研究对古典美学的影响和理论价值第53-65页
    第一节 “朴”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影响第53-59页
        一、古代之人:审美理想及审美心理第54-56页
        二、文学艺术:诗文创作和艺术品评第56-59页
    第二节 “朴”范畴的理论价值、意义及启示第59-65页
        一、古典美学范畴的现代理论价值第60-61页
        二、“朴”范畴的现实意义及启示第61-65页
结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71-72页
后记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宋元明清练夫人信仰研究
下一篇: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