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陶艺的地域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4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研究主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11页 |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环境陶艺的概念 | 第11-12页 |
·地域性的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环境陶艺的地域性概念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环境陶艺地域性的影响因素 | 第14-18页 |
·自然环境因素 | 第14-15页 |
·气候因素 | 第14-15页 |
·地质因素 | 第15页 |
·地域文化因素 | 第15-18页 |
3 环境陶艺的地域性表达 | 第18-28页 |
·题材上的表现 | 第18-23页 |
·历史文脉 | 第18-19页 |
·地域故事 | 第19-20页 |
·风土人情 | 第20-21页 |
·地域形象 | 第21-23页 |
·材料上的体现 | 第23-24页 |
·风格上的体现 | 第24-28页 |
·色彩的地域性 | 第25-26页 |
·形态的地域性 | 第26-28页 |
4 环境陶艺的地域性设计原则 | 第28-33页 |
·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开放性原则 | 第28-29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29页 |
·地域性设计原则 | 第29-33页 |
·继承沿袭地域文化原则 | 第29-30页 |
·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原则 | 第30-31页 |
·尊重当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 | 第31-33页 |
5 环境陶艺地域性设计的意义 | 第33-35页 |
·增强地域特色,深化人民认同感 | 第33页 |
·强化地域特征,丰富公共艺术面貌 | 第33页 |
·增强人民自豪感,提高人民舒适感 | 第33-35页 |
6 结语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