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 第8页 |
·国内外针对网络安全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本论文所做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2 拒绝服务攻击(DoS)的出现及发展 | 第11-19页 |
·拒绝服务攻击(DoS) | 第11页 |
·DoS 攻击原理 | 第11-12页 |
·DoS 攻击分类 | 第12-14页 |
·基于应用层的DoS 攻击 | 第12页 |
·基于传输层的DoS 攻击 | 第12-13页 |
·基于网络层的DoS 攻击 | 第13-14页 |
·IP 欺骗攻击(IP Spoofing) | 第14页 |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 | 第14-16页 |
·分布式反射拒绝服务攻击(DRDoS) | 第16-17页 |
·针对DoS 攻击的各种防范技术 | 第17-19页 |
3 IP 追踪技术概述 | 第19-30页 |
·IP 追踪技术定义 | 第19-20页 |
·IP 追踪方法及其分类 | 第20-25页 |
·可控泛洪法(Controlled flooding) | 第21-22页 |
·输入调试法(Input debugging) | 第22-23页 |
·逐跳追踪 | 第23页 |
·IP 覆盖网技术 | 第23页 |
·路由器日志法 | 第23页 |
·ICMP 追踪 | 第23-24页 |
·各IP 追踪技术比较 | 第24-25页 |
·概率数据包标记追踪法(PPM) | 第25-30页 |
·基本包标记追踪法 | 第25-26页 |
·固定概率包标记法 | 第26-27页 |
·基于节点采样的概率包标记法 | 第27-28页 |
·基于边采样的概率包标记法 | 第28-30页 |
4 基于节点采样的动态概率数据包标记IP 追踪技术 | 第30-37页 |
·传统概率数据包标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改进思路 | 第31-32页 |
·动态概率数据包标记方案 | 第32-34页 |
·标记域设置 | 第32页 |
·动态标记概率 | 第32-33页 |
·改进算法 | 第33-34页 |
·适用范围 | 第34-35页 |
·局域网IP 追踪 | 第34页 |
·远程路由追踪 | 第34-35页 |
·性能分析 | 第35-37页 |
·负载及可行性分析 | 第35页 |
·收敛时间 | 第35-37页 |
5 工程实践及软件模拟 | 第37-58页 |
·硬件环境下实验模拟 | 第37-46页 |
·实验1 | 第43-44页 |
·实验2 | 第44-45页 |
·应对DDoS 攻击 | 第45-46页 |
·软件环境下实验模拟 | 第46-58页 |
·NS2 简介 | 第46-47页 |
·NS2 的优点 | 第47页 |
·NS2 的仿真过程 | 第47-48页 |
·DoS 仿真 | 第48页 |
·代码编写 | 第48-54页 |
·DoS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DDoS 仿真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