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文献回顾 | 第14-17页 |
1.2.1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4-15页 |
1.2.2 国内文献回顾 | 第15-17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7-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1 文献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2 案例分析方法 | 第18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企业并购理论概述 | 第20-26页 |
2.1 并购概述 | 第20-22页 |
2.1.1 企业并购的基本概念 | 第20页 |
2.1.2 企业并购理论 | 第20-22页 |
2.1.2.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0-21页 |
2.1.2.2 市场势力理论 | 第21页 |
2.1.2.3 信息与信号理论 | 第21页 |
2.1.2.4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1-22页 |
2.2 并购动机分析 | 第22-24页 |
2.2.1 发挥协同效应 | 第22页 |
2.2.2 整合企业产业链 | 第22-23页 |
2.2.3 扩大企业市场规模 | 第23页 |
2.2.4 节约交易成本 | 第23-24页 |
2.3 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及分析方法 | 第24-26页 |
2.3.1 并购财务绩效的含义 | 第24页 |
2.3.2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 第24-26页 |
2.3.2.1 财务指标分析法 | 第24页 |
2.3.2.2 非财务指标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案例介绍 | 第26-32页 |
3.1 并购双方公司的概况 | 第26-28页 |
3.1.1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介 | 第26页 |
3.1.2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简介 | 第26-27页 |
3.1.3 并购背景 | 第27-28页 |
3.2 阿里巴巴并购高德软件的过程 | 第28-29页 |
3.2.1 阿里巴巴通过现金支付方式收购高德软件部分股权 | 第28页 |
3.2.2 阿里巴巴对高德软件重新估值 | 第28页 |
3.2.3 阿里巴巴收购高德软件剩余股权 | 第28页 |
3.2.4 阿里巴巴并购高德软件后的整合 | 第28-29页 |
3.3 阿里巴巴并购高德软件的特点 | 第29-32页 |
3.3.1 合理提高收购的估值 | 第29-30页 |
3.3.2 使用现金支付方式 | 第30页 |
3.3.3 并购之后优势互补明显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并购动因以及并购绩效分析 | 第32-48页 |
4.1 阿里巴巴并购高德软件的动因分析 | 第32-33页 |
4.1.1 产生并购协同效应 | 第32页 |
4.1.2 整合线上线下产业 | 第32-33页 |
4.1.3 扩大市场份额 | 第33页 |
4.2 阿里巴巴并购高德软件前后的财务指标分析 | 第33-43页 |
4.2.1 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 第33-36页 |
4.2.2 偿债能力比较分析 | 第36-38页 |
4.2.3 营运能力比较分析 | 第38-41页 |
4.2.4 发展能力比较分析 | 第41-43页 |
4.3 阿里巴巴并购高德软件前后的非财务指标分析 | 第43-45页 |
4.3.1 市场占有率比较分析 | 第43-45页 |
4.3.2 战略目标分析 | 第45页 |
4.4 阿里巴巴并购高德软件财务绩效总体评估 | 第45-48页 |
4.4.1 并购协同效应得到发挥 | 第45-46页 |
4.4.2 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 第46-47页 |
4.4.3 利润获取途径得到增加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案例启示 | 第48-49页 |
5.1 并购是互联网企业完善产业链的有效方式 | 第48页 |
5.2 选择合适的目标企业是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 | 第48页 |
5.3 注重并购后的资源整合是企业并购成功的保障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