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1-14页 |
(一)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11-12页 |
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4. 论文研究的方法及创新 | 第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一) 我国现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1. 国库集中支付含义 | 第14页 |
2. 其他相关名词解析 | 第14-16页 |
(二) 相关理论依据 | 第16-20页 |
1.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6-17页 |
2.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7-18页 |
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20页 |
三、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概括 | 第20-30页 |
(一) 上城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基本情况 | 第20-23页 |
1. 上城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 第20-21页 |
2. 上城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类型及流程 | 第21-23页 |
(二) 上城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情况及创新特色分析 | 第23-27页 |
1. 上城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情况 | 第23-25页 |
2. 上城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创新特色分析 | 第25-27页 |
(三) 上城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成效 | 第27-30页 |
1. 扩大“支出一个口子”范围,推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 | 第27-28页 |
2. 强化落实预算单位主体职责 | 第28页 |
3. 完成历年结余收缴,做好结余资金的“调剂收入” | 第28页 |
4. 监管各项公务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 第28页 |
5. 全面实现单位公务卡专户的使用 | 第28-30页 |
四、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5页 |
(一) 预算编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1. 预算编制时间紧 | 第30页 |
2. 预算科目设置欠科学 | 第30页 |
3. 追加调整预算情况多,暂存类资金使用不规范 | 第30-31页 |
(二) 支付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1. 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 第31页 |
2. 现金使用现象仍存在 | 第31-32页 |
3. 政府采购执行率低 | 第32页 |
(三) 财政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1. 监管措置不完善 | 第32-33页 |
2. 动态监控筛查成功率低,整改率低 | 第33页 |
(四) 电子信息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1. 办公设备配置与业务软件要求不匹配 | 第33页 |
2. 信息安全风险高 | 第33-34页 |
3. 大量纸质凭证降低工作效率 | 第34-35页 |
五、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5-39页 |
(一) 预算编制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5页 |
1. 预算编制审查环节不够严谨 | 第35页 |
2. 预算单位重视程度较低 | 第35页 |
(二) 支付业务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5-37页 |
1. 缺少可用的财务人才 | 第35-36页 |
2. 公务卡配套不完善 | 第36页 |
3. 政府采购系统落后 | 第36-37页 |
(三) 财政监管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7-38页 |
1. 监管力量不足,缺乏惩戒措施 | 第37页 |
2. 动态监控功能单一,涉及面窄 | 第37-38页 |
(四) 电子信息化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8-39页 |
1. 软硬件设施落后 | 第38页 |
2. 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高 | 第38-39页 |
六、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 第39-48页 |
(一) 重视预算编制工作 | 第39-40页 |
1. 预算编制和审查环节要更科学 | 第39页 |
2. 预算日常工作要细化 | 第39-40页 |
3. 扩大参与式预算范围 | 第40页 |
(二) 完善日常支付业务各环节 | 第40-43页 |
1. 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养 | 第40-41页 |
2. 严格控制现金支出 | 第41页 |
3. 全力推广运用“政采云”平台 | 第41-43页 |
(三) 加大财政监管力度 | 第43-46页 |
1. 监管形式多元化 | 第43页 |
2. 推广动态监控事前监控 | 第43-46页 |
(四) 推动电子信息化建设 | 第46-48页 |
1. 加固电子设备运行环境 | 第46页 |
2. 降低信息安全风险 | 第46-47页 |
3. 电子凭证替代纸质凭证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