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负载条件下四桥臂逆变器的设计和谐波消除方法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四桥臂变流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电能质量概述 | 第11页 |
1.3.1 电能质量的定义 | 第11页 |
1.3.2 电能质量恶化带来的危害 | 第11页 |
1.4 非线性负载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 第11-13页 |
1.4.1 非线性负载的分类 | 第12页 |
1.4.2 不控整流桥的非线性特性 | 第12页 |
1.4.3 非线性负载的危害 | 第12-13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逆变系统的建模与基本原理 | 第15-22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升压电路的拓扑选择与模型分析 | 第15-19页 |
2.2.1 推挽升压电路拓扑结构 | 第15-16页 |
2.2.2 推挽电路的建模分析 | 第16-18页 |
2.2.3 硬件PI控制设计 | 第18-19页 |
2.3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结构与建模 | 第19-21页 |
2.3.1 逆变电路电路拓扑结构 | 第19页 |
2.3.2 逆变电路的数学模型 | 第19-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基于降阶广义积分的谐波消除方法 | 第22-33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基于分序控制的谐波消除方法 | 第22页 |
3.3 基于降阶广义积分的谐波分离方法 | 第22-25页 |
3.3.1 正负序分离 | 第22-24页 |
3.3.2 由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PI前馈解耦控制 | 第24-25页 |
3.3.3 高次谐波分置的提取与消除 | 第25页 |
3.4 基于比例谐振的零序控制方法 | 第25-28页 |
3.4.1 零轴控制 | 第25-28页 |
3.5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四桥臂逆变器的硬件设计 | 第33-43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系统结构 | 第33页 |
4.3 前级推挽电路设计 | 第33-38页 |
4.3.1 变压器的选型 | 第33-36页 |
4.3.2 电阻电容的选择 | 第36页 |
4.3.3 开关管的选择 | 第36-38页 |
4.4 后级三相四桥臂逆变电路设计 | 第38-42页 |
4.4.1 主功率开关管的选择 | 第38页 |
4.4.2 尖峰吸收电路的设计 | 第38-39页 |
4.4.3 输出滤波电路设计 | 第39页 |
4.4.4 驱动电路设计 | 第39-40页 |
4.4.5 采样及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4.4.6 保护电路设计 | 第41页 |
4.4.7 人机交互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实验平台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43-49页 |
5.1 引言 | 第43页 |
5.2 基于dSPACE的并网变流器系统实验平台 | 第43-45页 |
5.2.1 数字控制器 | 第43页 |
5.2.2 三维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 第43-44页 |
5.2.3 ROR调节器的软件设计 | 第44-45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