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角弧边三角形高层建筑风荷载特性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结构风工程概述 | 第10-14页 |
1.1.1 风工程研究基础 | 第10-12页 |
1.1.2 风对结构的作用 | 第12-13页 |
1.1.3 风工程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 干扰效应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 圆角弧边三角形高层建筑风荷载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第2章 风洞试验概况 | 第20-34页 |
2.1 项目概述 | 第20-21页 |
2.2 试验方案介绍 | 第21-28页 |
2.2.1 方案设计 | 第21-22页 |
2.2.2 测点布置 | 第22-28页 |
2.3 风场模拟概述 | 第28-30页 |
2.3.1 试验模型和设备 | 第28-29页 |
2.3.2 大气边界层风场模拟 | 第29-30页 |
2.4 数据获取 | 第30-33页 |
2.4.1 相似准则 | 第30-32页 |
2.4.2 风压系数转换 | 第32-33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圆角弧边三角形单体建筑风荷载特性 | 第34-58页 |
3.1 建筑表面风压分布 | 第34-45页 |
3.1.1 均值风压 | 第34-39页 |
3.1.2 极值风压 | 第39-42页 |
3.1.3 测点层体型系数 | 第42-45页 |
3.2 测点层功率谱特性 | 第45-48页 |
3.3 风振响应 | 第48-57页 |
3.3.1 基底合力(矩) | 第48-54页 |
3.3.2 结构顶层峰值加速度 | 第54-57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圆角弧边三角形双塔建筑干扰效应 | 第58-80页 |
4.1 干扰效应对表面风压的影响 | 第58-68页 |
4.1.1 双塔表面均值风压 | 第58-60页 |
4.1.2 遮挡效应对表面风压的影响 | 第60-63页 |
4.1.3 狭道效应对表面风压的影响 | 第63-65页 |
4.1.4 尾流效应对表面风压的影响 | 第65-66页 |
4.1.5 干扰效应对测点层体型系数的影响 | 第66-68页 |
4.2 干扰效应对测点层功率谱的影响 | 第68-72页 |
4.2.1 横风向功率谱 | 第68-71页 |
4.2.2 顺风向功率谱 | 第71-72页 |
4.3 干扰效应对风振响应的影响 | 第72-77页 |
4.3.1 基底合力(矩) | 第72-76页 |
4.3.2 结构顶层峰值加速度 | 第76-77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77-80页 |
第5章 顶层塔冠对双塔建筑风荷载的影响 | 第80-100页 |
5.1 顶层塔冠对表面风压的影响 | 第80-90页 |
5.1.1 平均风压 | 第80-85页 |
5.1.2 极值风压 | 第85-88页 |
5.1.3 测点层体型系数 | 第88-90页 |
5.2 顶层塔冠对测点层功率谱的影响 | 第90-94页 |
5.2.1 横风向功率谱 | 第90-93页 |
5.2.2 顺风向功率谱 | 第93-94页 |
5.3 顶层塔冠对风振响应的影响 | 第94-98页 |
5.3.1 基底合力(矩) | 第94-97页 |
5.3.2 结构顶层峰值加速度 | 第97-98页 |
5.4 本章总结 | 第98-10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3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100-101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101-102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作者简历 | 第106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