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捕要 | 第5-7页 |
英文捕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3页 |
1.1 河流生境的基本内涵 | 第12-17页 |
1.1.1 河流生境的概念 | 第12-13页 |
1.1.2 河流生境的特征 | 第13页 |
1.1.3 河流生境的功能 | 第13-15页 |
1.1.4 河流生境研究的时空特征 | 第15-17页 |
1.2 河流生境评价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2.1 河流生境评价方法 | 第17-18页 |
1.2.2 河流生境评价的实践 | 第18-20页 |
1.3 河流生境与土地利用研究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3-28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23-24页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2.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2.5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生境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8-40页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 | 第28页 |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8-29页 |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 | 第29-30页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9页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30-32页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采样与处理 | 第32-33页 |
3.2.3 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确定 | 第33-39页 |
3.3 评价综合指数及生境分级等级建立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清潩河流域生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 第40-51页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40-42页 |
4.2 数据采集及处理 | 第42-43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43-49页 |
4.3.1 清潩河流域生境现状特征 | 第43-44页 |
4.3.2 清潩河流域生境质量评价 | 第44-46页 |
4.3.3 清潩河流域生境质量比较 | 第46-49页 |
4.4 清潩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第49-51页 |
第五章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 第51-55页 |
5.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生境质量指数(RHI)的影响 | 第51-53页 |
5.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二级指标的影响 | 第53页 |
5.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三级指标的影响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生境质量对不同土地利用格局的尺度响应 | 第55-61页 |
6.1 土地利用格局 | 第55-56页 |
6.2 不同尺度缓冲区的土地利用格局 | 第56-57页 |
6.3 土地利用格局与生境质量指数一、二级指标的相关性 | 第57-59页 |
6.3.1 土地利用格局与生境质量指数(RHI)的相关性 | 第57-58页 |
6.3.2 土地利用格局与各二级指标的相关性 | 第58-59页 |
6.4 讨论 | 第59-6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7.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