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状金属钴等二维催化剂的制备及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二氧化碳电还原 | 第11-17页 |
1.2.1 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机理 | 第11页 |
1.2.2 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的优点 | 第11-12页 |
1.2.3 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的实验装置 | 第12-13页 |
1.2.4 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的电极材料 | 第13-17页 |
1.3 二维纳米材料 | 第17-23页 |
1.3.1 二维纳米材料分类 | 第17-21页 |
1.3.2 二维纳米材料在二氧化碳电还原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1.4 当前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 第23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意义 | 第23-25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 | 第25-30页 |
2.1 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 第25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5-26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26-30页 |
2.3.1 物理表征 | 第26-27页 |
2.3.2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溶剂热法合成高效二氧化碳还原花状钴催化剂 | 第30-42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3.2.1 花状金属钴的制备 | 第31页 |
3.2.2 体相金属钴的制备 | 第31页 |
3.2.3 氢氧化钴的制备 | 第31页 |
3.2.4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 第31-32页 |
3.2.5 电化学表征方法 | 第32-33页 |
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3-40页 |
3.3.1 催化剂材料的形貌表征 | 第33-34页 |
3.3.2 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34-35页 |
3.3.3 催化剂电化学活性测试 | 第35-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氮掺杂介孔碳二维材料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 第42-48页 |
4.1 前言 | 第4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4.2.1 氮掺杂介孔碳二维材料的制备 | 第42-43页 |
4.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3页 |
4.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3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3-47页 |
4.3.1 氮掺杂介孔碳二维材料TEM分析 | 第43-44页 |
4.3.2 氮掺杂介孔碳二维材料AFM分析 | 第44-45页 |
4.3.3 氮掺杂介孔碳二维材料EDX分析 | 第45-46页 |
4.3.4 氮掺杂介孔碳二维材料的电催化性能分析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附件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