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以中国银行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导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方法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内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2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5-17页
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概述第17-27页
    2.1 内部审计阶段的演变第17-18页
        2.1.1 萌芽状态下内部审计第17页
        2.1.2 财务导向内部审计第17页
        2.1.3 业务导向内部审计第17-18页
        2.1.4 管理导向内部审计第18页
    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第18-19页
    2.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象第19-20页
    2.4 风脸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及职能第20-21页
        2.4.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目标第20页
        2.4.2 内部审计职能第20-21页
    2.5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第21-27页
        2.5.1 审计计划阶段第21-23页
        2.5.2 审计实施阶段第23-24页
        2.5.3 审计终结阶段第24-25页
        2.5.4 后续审计阶段第25-27页
3 商业银行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概述第27-35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问题现状第27-29页
        3.1.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行进程缓慢第27页
        3.1.2 治理结构存在独立性隐忧第27-28页
        3.1.3 内部审计队伍素质不高第28页
        3.1.4 审计工具较为落后第28-29页
    3.2 商业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分析第29-30页
        3.2.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必然需要第29页
        3.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必然需要第29-30页
        3.2.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第30页
    3.3 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关注的风险点第30-35页
        3.3.1 受外部经营环境影响的市场风险第31页
        3.3.2 受内部控制环境影响的操作风险第31-32页
        3.3.3 受交易对象影响的信用风险第32页
        3.3.4 流动性风险第32-35页
4 中国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案例分析第35-51页
    4.1 中国银行背景介绍第35页
    4.2 中国银行现存内部审计体系的运作情况第35-46页
        4.2.1 中国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第35-36页
        4.2.2 中国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情况第36-39页
        4.2.3 中国银行稽核委员会的职能及职权范围第39-40页
        4.2.4 中国银行内部稽核(审计)的职能及职权范围第40-41页
        4.2.5 稽核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第41-42页
        4.2.6 稽核(审计)工作的报告路线第42-43页
        4.2.7 中国银行内部稽核程序第43-46页
    4.3 中国银行内部稽核审计评价分析第46-51页
        4.3.1 中国银行内部稽核案例启示第46-47页
        4.3.2 中国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第47-51页
5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政策建议第51-53页
    5.1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第51页
    5.2 内部审计应多加关注金融创领域第51页
    5.3 加强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建设第51-52页
    5.4 完善治理结构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第52-53页
6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技术分析有效性研究--基于沪深300指数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