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土地开发与利用论文

汾河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动态测评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6页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2 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第17-19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1页
    2.1 研究内容第19页
    2.2 数据来源第19页
    2.3 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第21-27页
    3.1 自然环境概况第22-26页
        3.1.1 气候特征第22-23页
        3.1.2 地貌特征第23-24页
        3.1.3 水文特征第24页
        3.1.4 土壤特征第24-25页
        3.1.5 植被特征第25页
        3.1.6 矿产资源第25-26页
    3.2 社会经济概况第26-27页
第四章 汾河中下游流域LUCC过程时空动态分析第27-41页
    4.1 汾河中下游流域LUCC时空动态变化第27-37页
        4.1.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第27-28页
        4.1.2 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第28-29页
        4.1.3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变化第29-31页
        4.1.4 土地利用转移动态变化第31-34页
        4.1.5 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第34-37页
    4.2 景观格局指数时空动态分析第37-41页
        4.2.1 斑块面积百分比(PLAND)第37页
        4.2.2 斑块密度指数(PD)第37-38页
        4.2.3 平均斑块分维数(FRAC_MN)第38-39页
        4.2.4 凝聚度指数(COHESION)第39页
        4.2.5 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第39-41页
第五章 汾河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测评与分析第41-73页
    5.1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价值功能测评第41-48页
        5.1.1 植被NPP测评模型第41-43页
        5.1.2 植被NPP物质量测评结果第43-45页
        5.1.3 植被NPP价值量测评结果第45-48页
    5.2 固碳释氧价值功能测评第48-54页
        5.2.1 固碳释氧测评模型第48-49页
        5.2.2 固碳释氧物质量测评结果第49-51页
        5.2.3 固碳释氧价值量测评结果第51-54页
    5.3 土壤保持价值功能测评第54-65页
        5.3.1 土壤保持量测评模型第54-56页
        5.3.2 土壤保持物质量测评结果第56-59页
        5.3.3 土壤保持价值量的测评第59-60页
        5.3.4 土壤保持价值量测评结果第60-65页
    5.4 水源涵养价值功能测评第65-68页
        5.4.1 水源涵养物质量测评模型第65页
        5.4.2 涵养水源物质量测评结果第65-66页
        5.4.3 涵养水源价值量测评模型第66-67页
        5.4.4 涵养水源价值量测评结果第67-68页
    5.5 区域生态环境效应综合测评第68-73页
        5.5.1 区域生态环境效应汇总模型第68页
        5.5.2 区域生态环境效应综合测评结果第68-73页
第六章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时空变化影响因素分析第73-79页
    6.1 自然环境因素与人文环境因素特征的变化第73-75页
    6.2 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影响分析第75-77页
    6.3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效应变化影响因素分析第77-79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79-83页
    7.1 结论第79-82页
        7.1.1 主要结论第79-81页
        7.1.2 研究特色第81-82页
    7.2 讨论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致谢第89-91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债务融资方案选择研究
下一篇: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来源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