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空间通信的DTN路由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空间DTN关键技术研究 | 第17-29页 |
2.1 DTN协议体系结构 | 第17-22页 |
2.2.1 DTN体系结构特点 | 第18-19页 |
2.2.1.1 报文存储-转发 | 第18页 |
2.2.1.2 间断连通性与服务等级划分 | 第18-19页 |
2.2.2 Bundle协议描述与设计 | 第19-22页 |
2.2.2.1 协议介绍 | 第19-20页 |
2.2.2.2 协议特性 | 第20页 |
2.2.2.3 数据格式 | 第20-21页 |
2.2.2.4 协议转发流程 | 第21-22页 |
2.2 空间DTN网络协议栈 | 第22页 |
2.3 DTN路由算法分类 | 第22-28页 |
2.3.1 基于洪泛的路由算法 | 第23-25页 |
2.3.2 基于知识库的路由算法 | 第25-26页 |
2.3.3 基于连接图的路由算法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效用与预测的DTN混合算法 | 第29-56页 |
3.1 空间DTN路由设计特点 | 第29-30页 |
3.2 UPHR路由算法思想 | 第30-35页 |
3.2.1 社区网络思想 | 第30-31页 |
3.2.2 节点活跃度 | 第31-32页 |
3.2.3 节点预测算法 | 第32-33页 |
3.2.4 最大副本数的限制 | 第33-34页 |
3.2.5 基于删除确认的冗余副本清除 | 第34-35页 |
3.3 UPHR路由算法实现 | 第35-39页 |
3.3.1 路由决策过程 | 第35-37页 |
3.3.2 实现过程 | 第37-39页 |
3.4 仿真平台介绍 | 第39-44页 |
3.4.1 STK仿真平台 | 第39-40页 |
3.4.2 ONE仿真平台 | 第40-43页 |
3.4.3 性能指标 | 第43-44页 |
3.5 路由性能评价 | 第44-55页 |
3.5.1 仿真实验一:普通场景 | 第44-47页 |
3.5.2 仿真实验二:完全可预知的空间环境 | 第47-52页 |
3.5.3 仿真实验三:部分可预知的空间环境 | 第52-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基于身份加密的DTN安全路由 | 第56-69页 |
4.1 空间网络安全分析 | 第56-59页 |
4.1.1 空间安全威胁分析 | 第56-58页 |
4.1.2 空间安全需求分析 | 第58-59页 |
4.2 空间DTN网络安全关键技术 | 第59-60页 |
4.2.1 DTN束协议安全规范 | 第59页 |
4.2.2 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 | 第59-60页 |
4.2.3 系统模型和安全目标 | 第60页 |
4.3 基于身份加密的DTN安全路由 | 第60-65页 |
4.3.1 系统建模 | 第61-62页 |
4.3.2 路由安全机制设计 | 第62-65页 |
4.3.2.1 节点认证与密钥建立 | 第62-63页 |
4.3.2.2 逐跳认证过程 | 第63-64页 |
4.3.2.3 路由选择过程 | 第64-65页 |
4.3.3 路由安全性能分析 | 第65页 |
4.4 路由性能评价 | 第65-68页 |
4.4.1 仿真场景和参数设置 | 第65-66页 |
4.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6-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