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不同培肥措施对桉树红锥混交林下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2页
    1.1 人工林发展概况第13-15页
        1.1.1 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第13-14页
        1.1.2 人工混交林发展概况第14-15页
    1.2 生物多样性第15-16页
        1.2.1 生物多样性概念及分类第15-16页
        1.2.2 生物多样性测度第16页
    1.3 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1 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概况第16-17页
        1.3.2 培肥措施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第17页
    1.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7-21页
        1.4.1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分布格局第18页
        1.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类及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子第19-21页
    1.5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第21-22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第22-31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2-23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第22页
        2.1.2 气候特征第22页
        2.1.3 土壤特征第22-23页
        2.1.4 植被特征第23页
    2.2 试验地设置第23-27页
    2.3 野外调查及样品采集第27-28页
        2.3.1 植物多样性调查第27页
        2.3.2 土壤样品采集第27页
        2.3.3 土壤微生物样品采集第27-28页
    2.4 分析方法第28-29页
        2.4.1 土壤养分分析第28页
        2.4.2 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分析第28-29页
    2.5 数据处理第29-31页
        2.5.1 林下植物物种重要值及多样性指数计算第29页
        2.5.2 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s含量计算第29页
        2.5.3 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s多样性指数计算第29-30页
        2.5.4 数据统计分析第30-31页
第三章 不同培肥措施下的植物多样性第31-49页
    3.1 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及重要值第31-44页
        3.1.1 灌木层物种组成及重要值第31-39页
        3.1.2 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及重要值第39-44页
    3.2 林下植物多样性第44-49页
        3.2.1 灌木层多样性第44-47页
        3.2.2 草本层多样性第47-49页
第四章 不同培肥措施下的土壤养分第49-57页
    4.1 土壤有机碳第49-52页
    4.2 土壤全氮第52-53页
    4.3 土壤磷含量第53-55页
    4.4 土壤钾含量第55-57页
第五章 不同培肥措施下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第57-67页
    5.1 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s含量第57-59页
    5.2 土壤微生物PLFAs多样性指数第59-62页
        5.2.1 Shannon-Wiener指数第60页
        5.2.2 Simpson指数第60-61页
        5.2.3 Pielou均匀度指数第61页
        5.2.4 物种丰富度指数第61-62页
    5.3 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第62-65页
        5.3.1 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第62-63页
        5.3.2 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微生物PLFAs含量的相关性第63-65页
    5.4 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第65-67页
        5.4.1 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第65页
        5.4.2 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PLFAs含量的相关性第65-67页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第67-73页
    6.1 讨论第67-71页
        6.1.1 不同培肥措施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第67-68页
        6.1.2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68-69页
        6.1.3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69-70页
        6.1.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关系第70-71页
    6.2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珍贵乡土树种幼林生长与叶片营养元素及光合特性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赤桉种源和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与早期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