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9-28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石墨烯及石墨烯复合材料 | 第9-16页 |
1.2.1 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 | 第9-10页 |
1.2.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第10-13页 |
1.2.3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3-16页 |
1.3 超级电容器简介 | 第16-22页 |
1.3.1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 第16-17页 |
1.3.2 超级电容器特点 | 第17-18页 |
1.3.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第18-19页 |
1.3.4 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19-22页 |
1.4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第22-26页 |
1.4.1 石墨烯超级电容器 | 第22-23页 |
1.4.2 石墨烯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 | 第23-26页 |
1.5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5.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 第26-27页 |
1.5.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2 实验方案 | 第28-33页 |
2.1 实验药品 | 第28-29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2.3 材料表征技术 | 第29-31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 | 第29-30页 |
2.3.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0页 |
2.3.3 热重分析(TG) | 第30页 |
2.3.4 拉曼分析(Raman) | 第30页 |
2.3.5 扫描电镜(SEM) | 第30-31页 |
2.4 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1-33页 |
2.4.1 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1页 |
2.4.2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1页 |
2.4.3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31-32页 |
2.4.4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2页 |
2.4.5 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计算 | 第32-33页 |
3 氧化石墨的制备 | 第33-42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氧化石墨的制备 | 第33-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3.3.1 低温氧化时间对氧化石墨结构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2 中温氧化时间对氧化石墨结构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3 高温氧化时间对氧化石墨结构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4 氧化石墨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7-38页 |
3.3.5 氧化石墨的拉曼分析 | 第38-39页 |
3.3.6 氧化石墨的热重分析 | 第39-40页 |
3.3.7 氧化石墨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石墨烯/ Ni(OH)_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2-57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实验 | 第42-43页 |
4.2.1 水热法制备Ni(OH)_2及石墨烯/Ni(OH)_2复合材料 | 第42页 |
4.2.2 不同量水合肼制备石墨烯/Ni(OH)_2复合材料的对比实验 | 第42-43页 |
4.2.3 电极的制备 | 第4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6页 |
4.3.1 XRD分析 | 第43-44页 |
4.3.2 FT-IR分析 | 第44-45页 |
4.3.3 SEM分析 | 第45-47页 |
4.3.4 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47-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石墨烯/M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7-69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实验 | 第57-58页 |
5.2.1 MnO_2的制备 | 第57页 |
5.2.2 石墨烯/M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7页 |
5.2.3 电极的制备 | 第57-58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8-68页 |
5.3.1 XRD分析 | 第58-59页 |
5.3.2 FT-IR分析 | 第59-60页 |
5.3.3 SEM分析 | 第60-62页 |
5.3.4 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62-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