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中国对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俄罗斯对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其他对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第2章 区域经济合作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30页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及组织形式 | 第22-26页 |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 第22-24页 |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 第24-26页 |
2.2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2.2.1 自由贸易区理论 | 第26页 |
2.2.2 共同市场理论与大市场理论 | 第26-27页 |
2.2.3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 第27-28页 |
2.3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第28-30页 |
2.3.1 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 第28页 |
2.3.2 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 第28-30页 |
第3章 上合组织及其框架下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 | 第30-62页 |
3.1 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与主要职能 | 第30-38页 |
3.1.1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 | 第30-31页 |
3.1.2 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 | 第31-33页 |
3.1.3 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职能 | 第33-38页 |
3.2 上合组织框架下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 | 第38-58页 |
3.2.1 中俄商品贸易领域 | 第38-50页 |
3.2.2 中俄能源合作领域 | 第50-52页 |
3.2.3 中俄交通合作领域 | 第52-53页 |
3.2.4 中俄投资合作领域 | 第53-58页 |
3.3 上合组织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 | 第58-62页 |
3.3.1 中俄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 第58页 |
3.3.2 推动双边-多边自贸区建设 | 第58-60页 |
3.3.3 优化金融服务及推动创新 | 第60-62页 |
第4章 上合组织框架下中俄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62-76页 |
4.1 上合组织框架下中俄经贸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2-67页 |
4.1.1 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 | 第62-63页 |
4.1.2 缺少在高科技大型项目的合作 | 第63-64页 |
4.1.3 双方经贸合作具体项目和合同落实力度不足 | 第64-65页 |
4.1.4 金融和投资合作领域发展薄弱 | 第65-67页 |
4.2 制约上合组织框架下中俄经贸发展的深层原因分析 | 第67-76页 |
4.2.1 贸易制度与贸易秩序尚未理顺 | 第67-69页 |
4.2.2 中俄经济结构的差异性 | 第69-70页 |
4.2.3 缺乏经贸合作项目风险投资保险保障机制 | 第70-73页 |
4.2.4 中俄双方对组织内合作的意见不一致 | 第73-76页 |
第5章 推动上合组织框架下中俄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 第76-86页 |
5.1 推动中俄贸易与上海合作组织框架融合发展的策略 | 第76-80页 |
5.1.1 中俄贸易战略调整促进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职能的不断完整…… | 第76-77页 |
5.1.2 上海合作组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进行对接调整 | 第77-80页 |
5.2 推动上合组织框架下中俄经贸合作的建议 | 第80-86页 |
5.2.1 完善双边贸易制度与贸易环境 | 第80-81页 |
5.2.2 推进中俄贸易结构互补发展 | 第81-82页 |
5.2.3 加大中俄相互投资力度和规模 | 第82-84页 |
5.2.4 扩大技术合作与金融领域合作范围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