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4-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晶体结构预测 | 第14-15页 |
1.2 晶体结构预测的应用 | 第15-17页 |
1.3 本文的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第2章 理论依据 | 第20-42页 |
2.1 局部优化 | 第20-32页 |
2.1.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0-29页 |
2.1.2 局部优化算法 | 第29-31页 |
2.1.3 计算软件 | 第31-32页 |
2.2 全局优化 | 第32-39页 |
2.2.1 势能面 | 第32-33页 |
2.2.2 CALYPSO结构预测方法 | 第33-39页 |
2.3 结构预测的后处理 | 第39-42页 |
2.3.1 晶格振动与声子 | 第39-40页 |
2.3.2 冷冻声子 | 第40页 |
2.3.3 准简谐近似 | 第40-42页 |
第3章 Bi_2Te_3的高压相结构及Bi-Te替代合金 | 第42-56页 |
3.1 背景介绍 | 第42-43页 |
3.2 计算细节和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4页 |
3.3.1 Bi_2Te_3的高压晶体结构预测 | 第44-45页 |
3.3.2 Bi_2Te_3高压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第45-46页 |
3.3.3 Bi_2Te_3的高压X射线衍射实验 | 第46-49页 |
3.3.4 Bi – Te替代合金 | 第49-51页 |
3.3.5 Bi_2Te_3的高压结构演化 | 第51-53页 |
3.3.6 Bi_2Te_3的电子性质分析 | 第5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高压下单原子相螺旋链状氧 | 第56-64页 |
4.1 背景介绍 | 第56-57页 |
4.2 计算细节 | 第57-5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3页 |
4.3.1 固态氧的晶体结构预测 | 第58-59页 |
4.3.2 θ-O_4的结构稳定性研究 | 第59页 |
4.3.3 θ-O_4的相变机制研究 | 第59-61页 |
4.3.4 θ-O_4的电子性质分析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高压下Xe-Fe的化学反应与氙气消失之谜 | 第64-76页 |
5.1 背景介绍 | 第64-65页 |
5.2 计算细节 | 第65-6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7-75页 |
5.3.1 氙铁/镍化合物的结构预测 | 第67-69页 |
5.3.2 氙铁/镍化合物的电子性质分析 | 第69-71页 |
5.3.3 氙铁/镍化合物的高温高压相图 | 第71-73页 |
5.3.4 解释氙气消失之谜 | 第73-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地球内核的构造探索–新型铁氧化合物 | 第76-86页 |
6.1 背景介绍 | 第76-77页 |
6.2 计算细节 | 第77-78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78-84页 |
6.3.1 铁氧化合物的结构预测 | 第78-79页 |
6.3.2 铁氧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79-81页 |
6.3.3 铁氧化合物的电子性质分析 | 第81-83页 |
6.3.4 讨论 | 第83-8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6页 |
作者简介 | 第106-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