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简表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31页 |
2.1 临床资料 | 第16-17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2.1.2 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 | 第16-17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17-19页 |
2.2.1 主要仪器 | 第17-18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2.2.3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1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9-30页 |
2.3.1 资料收集 | 第19-20页 |
2.3.2 标本收集 | 第20页 |
2.3.3 实验室指标检测 | 第20页 |
2.3.4 DNA的提取 | 第20-21页 |
2.3.5 DNA的质量测定 | 第21-22页 |
2.3.6 DNA样本的稀释 | 第22页 |
2.3.7 PCR聚合酶链反应 | 第22-26页 |
2.3.8 荧光标记扩增产物长度多态分析法检测基因多态性 | 第26-27页 |
2.3.9 SnaPshot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检测基因多态性 | 第27-30页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31-49页 |
3.1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 | 第31-32页 |
3.2 湖南地区汉族人群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研究 | 第32-40页 |
3.2.1 研究对象的临床基本资料及生化检测指标的分析 | 第32页 |
3.2.2 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32-39页 |
3.2.3 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9-40页 |
3.3 湖南地区汉族人群ACS的危险因素研究 | 第40-44页 |
3.3.1 研究对象的临床基本资料及生化检测指标的分析 | 第40-41页 |
3.3.2 ACS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41-43页 |
3.3.3 ACS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3.4 湖南地区汉族人群DVT的危险因素研究 | 第44-49页 |
3.4.1 研究对象的临床基本资料及生化检测指标的分析 | 第44-45页 |
3.4.2 DVT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45-47页 |
3.4.3 DVT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9-54页 |
4.1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 第49-51页 |
4.2 ACS的危险因素 | 第51-52页 |
4.3 DVT的危险因素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综述 | 第59-75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