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劳动保险法令论文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体系优化的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劳动能力鉴定的现状研究第10-15页
        1.2.1 国外劳动能力鉴定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5-16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1.3.2 实证分析法第15-16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相关的理论基础第17-2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7-19页
        2.1.1 工伤及工伤认定第17页
        2.1.2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第17页
        2.1.3 工伤认定与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第17-19页
    2.2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内容第19-24页
        2.2.1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律特征第19页
        2.2.2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管辖机构第19页
        2.2.3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政策依据和鉴定标准及演变第19-21页
        2.2.4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具体内容与实施过程第21-24页
第三章 重庆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体系的实证研究第24-41页
    3.1 重庆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实施过程第25-30页
        3.1.1 重庆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指导原则第25-27页
        3.1.2 重庆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实施过程第27-28页
        3.1.3 重庆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实施情况——以市劳鉴办为例第28-30页
    3.2 重庆市关于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体系完善的探索第30-33页
        3.2.1 组织机构和政策制度的探索性完善第31页
        3.2.2 鉴定流程和专家队伍的科学化管理第31-33页
    3.3 重庆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3-41页
        3.3.1 两级鉴定极差很大第35-38页
        3.3.2 再次鉴定主体责任不明确第38页
        3.3.3 标准的问题第38-39页
        3.3.4 缺乏监管机制和惩戒措施第39-40页
        3.3.5 鉴定结论缺乏救济渠道第40-41页
第四章 基于劳动者利益保护模式改进的政策建议第41-47页
    4.1 规范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流程体系第41-44页
        4.1.1 缩短劳动能力鉴定时限第41页
        4.1.2 加强两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协作第41-42页
        4.1.3 完善医疗专家鉴定程序第42-43页
        4.1.4 堵塞漏洞,严防造假第43-44页
    4.2 加大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投入第44-45页
        4.2.1 加大对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的人员和经费投入第44页
        4.2.2 践行群众路线,多“走下去”第44页
        4.2.3 加强宣传和知识性培训第44-45页
    4.3 明确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定位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45-47页
        4.3.1 明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定位,完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第45页
        4.3.2 实现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深圳市公安局应用违法犯罪数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