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高强钢筋混凝土Z形柱框架顶层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8-9页
    1.2 异形柱结构体系研究概况第9-13页
        1.2.1 国外对异形柱结构体系的研究第9-10页
        1.2.2 国内对异形柱结构体系的研究第10-13页
    1.3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研究现状第13-16页
    1.4 课题的研究任务和重点第16-18页
第2章 非线性基本理论第18-30页
    2.1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第18页
    2.2 钢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第18-20页
    2.3 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第20-26页
        2.3.1 普通混凝土本构模型第21-23页
        2.3.2 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第23-26页
    2.4 混凝土破坏准则第26-28页
    2.5 钢筋混凝土裂缝处理的主要方式第28-30页
第3章 有限元分析(ANSYS)简介第30-38页
    3.1 有限元的发展历程第30-32页
    3.2 有限元基本分析步骤第32-33页
    3.3 有限元法基本概念第33页
    3.4 ANSYS软件介绍第33-38页
第4章 高强钢筋混凝土Z形柱中间层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第38-52页
    4.1 试件模型的设计制作第38-40页
    4.2 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第40-41页
    4.3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式第41-42页
        4.3.1 试验加载装置第41页
        4.3.2 试验加载方案第41-42页
    4.4 测点布置与数据观测第42-45页
    4.5 试验结果分析第45-51页
        4.5.1 试验主要结果第45-46页
        4.5.2 核心区剪切变形第46页
        4.5.3 核心区箍筋应变第46页
        4.5.4 滞回曲线第46-47页
        4.5.5 裂缝发展过程及破坏特征第47-51页
    4.6 受剪承载力计算第51-52页
第五章 Z形柱顶层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第52-78页
    5.1 ANSYS有限元模型第52-56页
        5.1.1 建立模型第52-53页
        5.1.2 单元的材料属性第53-56页
    5.2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56-58页
    5.3 各影响因素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第58-78页
        5.3.1 混凝土强度第58-64页
        5.3.2 节点核心区配箍率第64-70页
        5.3.3 肢高肢厚比第70-74页
        5.3.4 梁高第74-7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6.1 结论第78-79页
    6.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三氯乙酰胺的形成机理和控制方法
下一篇:杭州软土地区坑边堆载与坑内超挖对基坑变形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