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1.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1.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3 相关问题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基本属性 | 第17-25页 |
2.1 现代性的一般属性 | 第17-19页 |
2.2 西方现代性的基本属性 | 第19-20页 |
2.3 中国现代性的基本属性 | 第20-21页 |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基本属性 | 第21-25页 |
2.4.1 现代性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 第21-22页 |
2.4.2 现代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22-23页 |
2.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基本属性 | 第23-25页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的历史进程 | 第25-31页 |
3.1 中国前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发展历程 | 第25-28页 |
3.1.1 中国前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的背景 | 第25页 |
3.1.2 前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的历程 | 第25-28页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探索历程 | 第28-31页 |
3.2.1 1956-197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曲折开端 | 第28页 |
3.2.2 1978-1992:以政治、文化意义上的现代化为载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探索 | 第28-30页 |
3.2.3 1992年至今:以经济意义上的现代化为载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探索 | 第30-31页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31-43页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的背景 | 第31-33页 |
4.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的国际背景 | 第31页 |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的社会背景 | 第31-33页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33-38页 |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需要解决的矛盾 | 第33-36页 |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 第36-38页 |
4.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是一项新的伟大事业 | 第38页 |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面临挑战的原因 | 第38-43页 |
4.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面临挑战的现实原因 | 第38-39页 |
4.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面临挑战的文化原因 | 第39-41页 |
4.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面临挑战的特殊性原因 | 第41-43页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面临挑战的对策 | 第43-49页 |
5.1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出路 | 第43-45页 |
5.1.1 立足马克思的现代性视野 | 第43页 |
5.1.2 改造西方经典现代性理论 | 第43-44页 |
5.1.3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总体指导思想 | 第44-45页 |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的途径 | 第45-49页 |
5.2.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立场 | 第45-46页 |
5.2.2 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导向 | 第46-47页 |
5.2.3 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