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管理系统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 第15-22页 |
2.1 WEB开发技术 | 第15-16页 |
2.1.1 NET平台的工作原理 | 第15页 |
2.1.2 NET 2.0 的主要特点 | 第15-16页 |
2.1.3 ASP .NET 2.0 技术 | 第16页 |
2.1.4 Visual Studio 2005 | 第16页 |
2.2 动态网站的构建技术 | 第16-18页 |
2.2.1 ASP方式 | 第17页 |
2.2.2 PHP方式 | 第17页 |
2.2.3 JSP方式 | 第17-18页 |
2.3 数据库技术 | 第18-20页 |
2.3.1 数据库系统的访问技术 | 第18-19页 |
2.3.2 常用的数据库系统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2-32页 |
3.1 开发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 第22-23页 |
3.1.1 用人单位需要 | 第22页 |
3.1.2 课题需要 | 第22页 |
3.1.3 学校发展需要 | 第22-23页 |
3.2 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第23-25页 |
3.2.1 业务操作上的可行性 | 第23-24页 |
3.2.2 组织管理上具有可行性 | 第24页 |
3.2.3 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 第24页 |
3.2.4 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 第24页 |
3.2.5 网络运行环境可行性 | 第24-25页 |
3.3 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5-31页 |
3.3.1 需求分析概述 | 第25页 |
3.3.2 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系统的总体功能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3.3.3 可持续系统人才培养模式管理系统的详细功能需求 | 第26-30页 |
3.3.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 | 第32-49页 |
4.1 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和原则 | 第32-33页 |
4.1.2 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4.2 可持续展人才培养模式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 第33-37页 |
4.2.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 | 第33-37页 |
4.3.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管理系统的模块设计 | 第37-39页 |
4.3.1 系统管理模块 | 第37-38页 |
4.3.2 新生数据管理模块 | 第38页 |
4.3.3 学生成绩管理模块 | 第38页 |
4.3.4 院系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 第38-39页 |
4.3.5 毕业生动态跟踪模块 | 第39页 |
4.3.6 数据统计和分析模块 | 第39页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9-47页 |
4.4.1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 第39-40页 |
4.4.2 数据库设计流程 | 第40-41页 |
4.4.3 数据表设计 | 第41-46页 |
4.4.4 数据表的关系图 | 第46页 |
4.4.5 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和数据的安全性设计 | 第46-47页 |
4.5 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 第47-48页 |
4.5.1 RBAC基本原理 | 第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第49-63页 |
5.1 系统运行环境 | 第49页 |
5.1.1 系统运行中的软件环境 | 第49页 |
5.1.2 硬件环境 | 第49页 |
5.2 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管理系统的界面设计 | 第49-50页 |
5.2.1 外观设计 | 第49-50页 |
5.2.2 界面布局设计 | 第50页 |
5.3 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 | 第50-62页 |
5.3.1 用户注册界面 | 第50-56页 |
5.3.2 学生信息管理 | 第56-59页 |
5.3.3 学生综合情况管理 | 第59-61页 |
5.3.4 按专业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63-68页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第63-64页 |
6.2 测试用例 | 第64-65页 |
6.3 测试总结报告 | 第65-66页 |
6.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6-6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68页 |
7.2 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