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三部曲解析—在主体性和艺术性之间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第二章 多斯·帕索斯和《美国》三部曲 | 第11-16页 |
一、作家生平 | 第11-12页 |
二、作家的思想成长轨迹 | 第12-14页 |
三、关于《美国》三部曲 | 第14-16页 |
第三章 《美国》三部曲的主体性问题 | 第16-32页 |
一、对生活的认识 | 第16-22页 |
(一) 作家与文本中的人物主体形象的关系 | 第16-17页 |
(二) 作家出身的主体意识与创作的关系 | 第17-22页 |
二、多元的对话 | 第22-32页 |
(一)、时代镜像 | 第26-27页 |
(二)、《美国》中的理想 | 第27-28页 |
(三)、人物形象的主体性 | 第28-32页 |
第四章 《美国》三部曲的艺术性 | 第32-40页 |
一、作家文学实验产生的现实背景 | 第32页 |
二、独特的文学实验 | 第32-33页 |
三、其他主要的艺术形式 | 第33-36页 |
(一) 意识流 | 第33-34页 |
(二) 蒙太奇 | 第34-36页 |
(三) 实验性的语言文字艺术 | 第36页 |
四、文本的史诗性:历史的纵深感 | 第36-37页 |
五、具有一定政治意义的激进小说 | 第37-4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