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变换器拓扑的选择 | 第14-19页 |
1.2.1 负载串联谐振网络 | 第15-16页 |
1.2.2 负载并联谐振网络 | 第16-17页 |
1.2.3 LCC 谐振网络 | 第17-18页 |
1.2.4 LLC 谐振网络 | 第18-19页 |
1.3 LLC 谐振变换器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1 电压增益及参数优化设计 | 第19-20页 |
1.3.2 同步整流技术 | 第20页 |
1.3.3 组合技术 | 第20-21页 |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LLC 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与特性分析 | 第22-35页 |
2.1 全桥 LLC 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第22-24页 |
2.2 LLC 谐振变换器的基本特性 | 第24-28页 |
2.2.1 基波分析法 | 第24-26页 |
2.2.2 全桥 LLC 谐振网络的电压增益分析 | 第26-28页 |
2.3 LLC 谐振变换器控制策略 | 第28-34页 |
2.3.1 L6599 简介 | 第28-32页 |
2.3.2 单电压环控制电路 | 第32-33页 |
2.3.3 电压电流环双环控制电路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LLC 谐振变换器同步整流技术研究 | 第35-43页 |
3.1 同步整流驱动信号 | 第35-36页 |
3.2 LLC 谐振变换器同步整流技术介绍 | 第36-39页 |
3.2.1 同步整流驱动信号的产生方式 | 第36页 |
3.2.2 电压型驱动方式 | 第36-37页 |
3.2.3 电流型驱动方式 | 第37-39页 |
3.3 12V 输出 LLC 谐振变换器同步整流的实现 | 第39-42页 |
3.3.1 常用的智能芯片介绍 | 第39-40页 |
3.3.2 智能芯片 UCC24610 工作原理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多 LLC 模块组合技术研究 | 第43-67页 |
4.1 多模块 IPOP 均流分析 | 第44-50页 |
4.1.1 谐振电感 Lr变化对变换器的影响 | 第46-48页 |
4.1.2 谐振电容 Cr变化对变换器的影响 | 第48-49页 |
4.1.3 激磁电感 Lm变化对变换器的影响 | 第49-50页 |
4.2 多模块 ISOP 均流分析 | 第50-57页 |
4.2.1 谐振电感 Lr变化对变换器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2 谐振电容 Cr变化对变换器的影响 | 第53-55页 |
4.2.3 激磁电感 Lm变化对变换器的影响 | 第55-57页 |
4.3 共原边开关管的多变压器 PSSP 结构 | 第57-61页 |
4.3.1 变压器副边漏感 Ls变化对变换器均流的影响 | 第58-60页 |
4.3.2 激磁电感 Lm变化对变换器均流的影响 | 第60-61页 |
4.4 共原边开关管的多变压器 PPSP 结构 | 第61-66页 |
4.4.1 变压器漏感 Lr变化对变换器均流的影响 | 第62-64页 |
4.4.2 激磁电感 Lm变化对变换器均流的影响 | 第64-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67-84页 |
5.1 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67-72页 |
5.1.1 变压器匝比选择 | 第67页 |
5.1.2 谐振网络设计 | 第67-69页 |
5.1.3 功率器件选取 | 第69-71页 |
5.1.4 输出滤波电容的选取 | 第71-72页 |
5.2 磁性元件设计 | 第72-74页 |
5.2.1 变压器的设计 | 第72-73页 |
5.2.2 谐振电感设计 | 第73-74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4-83页 |
5.3.1 二极管整流时主要实验波形 | 第74-76页 |
5.3.2 同步整流时主要实验波形 | 第76-78页 |
5.3.3 谐振参数对均流的影响 | 第78-82页 |
5.3.4 400V 输入下全桥 LLC 谐振变换器效率 | 第82-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4-85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84页 |
6.2 下一步工作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