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邻苯二甲酸酯概述 | 第10-14页 |
1.2.1 邻苯二甲酸酯的理化性质和毒理性质 | 第10-12页 |
1.2.2 邻苯二甲酸酯的用途和环境行为 | 第12-13页 |
1.2.3 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珠三角及河口水域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6-18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16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3 创新点 | 第16-17页 |
1.5.4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8-28页 |
2.1 研究区域与样品采集 | 第18-20页 |
2.1.1 研究区域 | 第18-19页 |
2.1.2 样品采集 | 第19-20页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0-22页 |
2.2.1 仪器 | 第20-21页 |
2.2.2 试剂与材料 | 第21-22页 |
2.3 样品分析方法 | 第22-25页 |
2.3.1 标准溶液 | 第22页 |
2.3.2 样品预处理 | 第22-23页 |
2.3.3 GC-MS 检测 | 第23-24页 |
2.3.4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第24-25页 |
2.4 风险评价方法 | 第25-28页 |
2.4.1 健康风险评价 | 第25-26页 |
2.4.2 生态风险评价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珠江河口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 | 第28-36页 |
3.1 水质常规指标分析 | 第28-29页 |
3.2 水体中 PAEs 的含量和组成 | 第29-30页 |
3.3 水体中 PAEs 的季节变化 | 第30-32页 |
3.4 水体中 PAEs 的空间分布 | 第32-33页 |
3.5 水体中 PAEs 的相关分析 | 第33-34页 |
3.6 水体中 PAEs 浓度与国内外河流的比较 | 第34-35页 |
3.7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珠江河口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 | 第36-46页 |
4.1 表层沉积物中 PAEs 的含量和组成 | 第36-37页 |
4.2 表层沉积物中 PAEs 的季节变化 | 第37-39页 |
4.3 沉积物中 PAEs 的空间分布 | 第39-44页 |
4.3.1 各口门表层沉积物中 PAEs 的空间分布 | 第39-41页 |
4.3.2 沉积柱中 PAEs 的垂直分布 | 第41-44页 |
4.4 沉积物与水体中 PAEs 的相关性分析 | 第44页 |
4.5 沉积物中 PAEs 含量与国内外河流的比较 | 第44-45页 |
4.6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珠江河口邻苯二甲酸酯初步风险评价 | 第46-55页 |
5.1 珠江河口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风险评价 | 第46-51页 |
5.1.1 基于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价 | 第46-48页 |
5.1.2 基于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价 | 第48-51页 |
5.2 珠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风险评价 | 第51-54页 |
5.4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在校期间(待)发表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