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 | 第6-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5-18页 |
1.材料 | 第18-21页 |
1.1 实验细胞 | 第18页 |
1.2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1.3 主要药物 | 第18页 |
1.4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1.5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1.6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0-21页 |
2.方法 | 第21-29页 |
2.1 技术路线图 | 第21页 |
2.2 药物制备 | 第21-22页 |
2.2.1 阳和汤的制备 | 第21页 |
2.2.2 阳和汤含药血清的制备 | 第21-22页 |
2.3 细胞培养与传代 | 第22-23页 |
2.3.1 细胞的培养 | 第22页 |
2.3.2 细胞的传代 | 第22页 |
2.3.3 细胞的计数 | 第22-23页 |
2.4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第23页 |
2.4.1 细胞的复苏 | 第23页 |
2.4.2 细胞的冻存 | 第23页 |
2.5 细胞增殖实验 | 第23-24页 |
2.5.1 实验分组 | 第23页 |
2.5.2 实验步骤与给药 | 第23-24页 |
2.6 细胞周期实验 | 第24页 |
2.7 细胞凋亡实验 | 第24-25页 |
2.8 细胞外目的蛋白的检测 | 第25-26页 |
2.8.1 含药血清干预细胞 | 第25页 |
2.8.2 蛋白的提取 | 第25页 |
2.8.3 ELISA法检测蛋白 | 第25-26页 |
2.9 细胞内目的蛋白的检测 | 第26-28页 |
2.9.1 含药血清干预细胞 | 第26页 |
2.9.2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第26页 |
2.9.3 细胞核蛋白的提取 | 第26页 |
2.9.4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2.9.5 蛋白上样液的处理 | 第27页 |
2.9.6 WesternBlot检测蛋白 | 第27-28页 |
2.10 统计学分析 | 第28-29页 |
3.结果 | 第29-37页 |
3.1 阳和汤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 阳和汤对MDA-MB-231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阳和汤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31-33页 |
3.4 阳和汤对MDA-MB-231细胞TNF-α、IL-6、IL-8分泌的影响 | 第33-34页 |
3.5 阳和汤对MDA-MB-231细胞TNF-α、IL-6、IL-8表达的影响 | 第34-35页 |
3.6 阳和汤对MDA-MB-231细胞EZH2、NF-κB(p65)表达的影响 | 第35-37页 |
4.讨论 | 第37-48页 |
4.1 阳和汤抗肿瘤作用 | 第37-38页 |
4.2 阳和汤抗肿瘤作用分析 | 第38-39页 |
4.3 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 第39-42页 |
4.3.1 EZH2、NF-κB的作用 | 第39-40页 |
4.3.2 EZH2和NF-κB促进乳腺癌细胞自分泌炎症细胞因子的机制 | 第40-41页 |
4.3.3 IL-6和IL-8信号通路与肿瘤生长的关系 | 第41-42页 |
4.4 实验方法的讨论 | 第42-44页 |
4.4.1 含药血清的制备 | 第42-43页 |
4.4.2 阳性药物的选择 | 第43页 |
4.4.3 细胞增殖实验方法的选择 | 第43-44页 |
4.4.4 细胞核蛋白的检测 | 第44页 |
4.5 实验结果的探讨 | 第44-47页 |
4.5.1 阳和汤对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分布的影响 | 第44-45页 |
4.5.2 阳和汤对MDA-MB-231细胞TNF-α、IL-6、IL-8胞外分泌及胞内表达的影响 | 第45-46页 |
4.5.3 阳和汤对MDA-MB-231细胞核内EZH2、NF-κB(p65)的影响 | 第46-47页 |
4.6 实验结果的思考与展望 | 第47-48页 |
5.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综述 阳和汤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57-67页 |
1 阳虚则痰饮不化 | 第58-59页 |
2 痰凝则气血不行 | 第59页 |
3 温阳则正气复,解凝则痰饮化 | 第59-60页 |
4 阳和汤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 第60-62页 |
4.1 阳和汤抗乳腺癌的研究 | 第60-61页 |
4.2 阳和汤抗肺癌的研究 | 第61页 |
4.3 阳和汤抗肿瘤骨转移的研究 | 第61-62页 |
4.4 阳和汤对肿瘤手术后的研究 | 第62页 |
4.5 阳和汤联合放、化疗抗肿瘤的研究 | 第62页 |
4.6 阳和汤抗其他肿瘤的研究 | 第62页 |
5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奖项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