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滨教授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气阴两虚型)的用药研究
缩略语表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 中医学对胸痹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1 中医学对胸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1-12页 |
1.2 中医治疗胸痹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2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2.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2.2 现代医学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1 临床资料选取 | 第19-21页 |
1.1 资料来源 | 第19-20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20-2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2.1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2.2 数据分析 | 第21-23页 |
结果 | 第23-30页 |
1 药物的归经 | 第23-24页 |
2 药物的四气 | 第24页 |
3 药物的五味 | 第24-25页 |
4 症状出现频次 | 第25-26页 |
5 药物使用频次 | 第26-28页 |
6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 | 第28-30页 |
讨论 | 第30-39页 |
1 关于一般情况 | 第30页 |
2 症状频次 | 第30-31页 |
3 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 | 第31-33页 |
3.1 四气分析 | 第31-32页 |
3.2 五味分析 | 第32页 |
3.3 归经分析 | 第32-33页 |
4 用药频数、药物类别、用量的讨论 | 第33-36页 |
5 聚类分析 | 第36-38页 |
5.1 常用药对聚类分析 | 第36-37页 |
5.2 常用药物组合聚类分析 | 第37-38页 |
6 问题与展望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附录 | 第47-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3页 |
个人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