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基于金融高频数据的波动性实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金融高频数据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2 金融高频数据研究的发展第9-13页
        1.2.1 国外关于金融高频数据的研究第9-11页
        1.2.2 国内关于金融高频数据的研究第11-13页
    1.3 本文的选题依据、结构设计及方法、创新之处第13-15页
        1.3.1 选题依据第13页
        1.3.2 结构设计及方法第13-14页
        1.3.3 本文创新之处第14-15页
    1.4 本文数据来源第15-16页
2 高频金融时间序列及其统计特征分析第16-26页
    2.1 金融高频数据基本统计量第16-18页
        2.1.1 常用的金融变量第16-17页
        2.1.2 基本统计量第17-18页
    2.2 金融高频数据的统计特征第18-19页
    2.3 统计分析第19-25页
        2.3.1 上证综指和深圳综指的高频收益率统计特征第19-22页
        2.3.2 一阶负相关性检验第22-23页
        2.3.3 “日历效应”检验第23-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已实现”双幂次变差及最优抽样频率第26-39页
    3.1 “已实现”波动率和“已实现”双幂次变差第27-31页
        3.1.1 “已实现”波动率第27-28页
        3.1.2 “已实现”双幂次变差RBK第28页
        3.1.3 “已实现”双幂次变差的有效性第28-31页
    3.2 最优抽样频率的计算第31-35页
        3.2.1 “已实现”波动率的最优抽样频率第31-32页
        3.2.2 “已实现”双幂次变差的最优抽样频率第32-35页
    3.3 实证研究第35-38页
        3.3.1 “已实现”波动率和“已实现”双幂次变差的统计特征第35-37页
        3.3.2 最优抽样频率的实证分析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收益率和“已实现”双幂次变差的长记忆性分析第39-47页
    4.1 长记忆时间序列的定义第39页
    4.2 时间序列长记忆性检验第39-44页
        4.2.1 R/S分析法第40-41页
        4.2.2 修正的R/S分析法第41-42页
        4.2.3 KPSS检验第42页
        4.2.4 LM检验第42-43页
        4.2.5 对数周期图法(GPH方法)第43-44页
    4.3 长记忆性的实证研究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5 我国股市连续性波动和跳跃性波动实证研究第47-60页
    5.1 连续性波动和跳跃性波动第47-49页
    5.2 跳跃成分的显著性检验第49页
    5.3 模型设定第49-51页
        5.3.1 LHAR-CV模型第50页
        5.3.2 LHAR-LJ模型第50-51页
    5.4 实证分析第51-59页
        5.4.1 LHAR-CV模型的实证分析第53-57页
        5.4.2 LHAR-CV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分析第57-58页
        5.4.3 LHAR-LJ模型的实证分析第58-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论文总结第60-61页
    6.2 研究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