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3-18页 |
1.1 蓝果忍冬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1.1.1 植物学特征 | 第13页 |
1.1.2 农艺特性 | 第13-14页 |
1.2 组培快繁技术 | 第14-15页 |
1.2.1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 第14页 |
1.2.2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 | 第14-15页 |
1.2.3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特性和应用 | 第15页 |
1.3 蓝果忍冬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1 国外蓝果忍冬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我国蓝果忍冬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4.1 优化蓝果忍冬的快繁技术,确定不同品系适宜的组培条件 | 第16-17页 |
1.4.2 为黑龙江省的林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 第17页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5.2 试验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2.1 材料采集与预处理 | 第18页 |
2.2 外植体的筛选 | 第18页 |
2.3 外植体灭菌方案的筛选 | 第18页 |
2.4 基础培养基的筛选 | 第18页 |
2.5 生长培养基的筛选 | 第18-19页 |
2.6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第19页 |
2.7 驯化和移栽 | 第19页 |
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49页 |
3.1 外植体的比较分析 | 第20-21页 |
3.1.1 “蓓蕾”组培外植体的选择 | 第20页 |
3.1.2 “蓝鸟”外植体的筛选 | 第20页 |
3.1.3 “长白山1号”外植体的筛选 | 第20页 |
3.1.4 “阿尔泰1号”外植体的筛选 | 第20页 |
3.1.5 小结 | 第20-21页 |
3.2 灭菌条件的比较分析 | 第21-27页 |
3.2.1 不同灭菌处理对“蓓蕾”组培苗的影响 | 第21-22页 |
3.2.2 不同灭菌处理对“蓝鸟”组培苗的影响 | 第22-24页 |
3.2.3 不同灭菌处理对“长白山1号”组培苗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4 不同灭菌处理对“阿尔泰1号”组培苗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5 小结 | 第26-27页 |
3.3 基础培养基的比较分析 | 第27-30页 |
3.3.1 “蓓蕾”基础培养基的确定 | 第27页 |
3.3.2 “蓝鸟”基础培养基的确定 | 第27-28页 |
3.3.3 “长白山1号”基础培养基的确定 | 第28页 |
3.3.4 “阿尔泰1号”基础培养基的确定 | 第28-29页 |
3.3.5 小结 | 第29-30页 |
3.4 生长培养基的比较分析 | 第30-33页 |
3.4.1 “蓓蕾”生长培养基的确定 | 第30页 |
3.4.2 “蓝鸟”生长培养基的确定 | 第30-31页 |
3.4.3 “长白山1号”生长培养基的确定 | 第31-32页 |
3.4.4 “阿尔泰1号”生长培养基的确定 | 第32页 |
3.4.5 小结 | 第32-33页 |
3.5 生根培养基的比较分析 | 第33-41页 |
3.5.1 “蓓蕾”生根培养基的确定 | 第33-35页 |
3.5.2 “蓝鸟”生根培养基的确定 | 第35-37页 |
3.5.3 “长白山1号”生根培养基的确定 | 第37-39页 |
3.5.4 “阿尔泰1号”生根培养基的确定 | 第39-41页 |
3.5.5 小结 | 第41页 |
3.6 驯化与移栽条件的比较分析 | 第41-49页 |
3.6.1 “蓓蕾”驯化与移栽 | 第41-43页 |
3.6.2 “蓝鸟”驯化与移栽 | 第43-45页 |
3.6.3 “长白山1号”驯化与移栽 | 第45-46页 |
3.6.4 “阿尔泰1号”驯化与移栽 | 第46-48页 |
3.6.5 小结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