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1.1 脲醛树脂的应用发展 | 第11-12页 |
| 1.2 脲醛树脂的合成 | 第12-16页 |
| 1.2.1 合成机理 | 第12-14页 |
| 1.2.2 合成工艺 | 第14-15页 |
| 1.2.3 强酸工艺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1.3 脲醛树脂结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1.3.1 脲醛树脂化学结构研究 | 第16-17页 |
| 1.3.2 表面结构研究 | 第17-18页 |
| 1.3.3 晶区结构研究 | 第18页 |
| 1.4 脲醛树脂的改性 | 第18-21页 |
| 1.4.1 脲醛树脂的缺点 | 第18-19页 |
| 1.4.2 脲醛树脂改性方法 | 第19-21页 |
| 1.5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1.5.1 目的及意义 | 第21页 |
| 1.5.2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强酸阶段反应温度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和机理分析 | 第23-39页 |
| 2.1 前言 | 第23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3-24页 |
| 2.2.2 不同强酸反应温度脲醛树脂的合成 | 第24-25页 |
| 2.2.3 固体样品制备 | 第25页 |
| 2.2.4 ~(13)C-NMR、FTIR、XRD、SEM、TG测试分析条件 | 第25-26页 |
| 2.2.5 胶合板压制 | 第26页 |
| 2.2.6 树脂性能检测 | 第26页 |
| 2.2.7 胶合板性能检测 | 第26-27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7页 |
| 2.3.1 不同反应温度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 2.3.2 ~(13)C-NMR分析 | 第28-31页 |
| 2.3.3 FTIR分析 | 第31-33页 |
| 2.3.4 XRD分析 | 第33页 |
| 2.3.5 SEM分析 | 第33-36页 |
| 2.3.6 TG分析 | 第36-3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强酸工艺制备E0级胶合板用脲醛树脂工艺优化 | 第39-49页 |
| 3.1 前言 | 第39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9页 |
| 3.2.2 改性脲醛树脂的合成 | 第39-40页 |
| 3.2.4 改性脲醛树脂的胶合板压制 | 第40-41页 |
| 3.2.5 不同固化体系胶合板压制 | 第41页 |
| 3.2.6 树脂性能检测 | 第41页 |
| 3.2.7 胶合板性能检测 | 第41页 |
| 3.2.8 UF树脂的显微镜样品制备 | 第41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 3.3.1 聚乙烯醇改性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 3.3.2 三聚氰胺加入量对树脂性能影响 | 第43-46页 |
| 3.3.3 固化体系对胶合板性能影响 | 第46-4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强酸工艺制备E0级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基材用脲醛树脂以及工业化实验 | 第49-58页 |
| 4.1 前言 | 第49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49-53页 |
| 4.2.1 实验材料 | 第49-50页 |
| 4.2.2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 4.2.3 实验室制备不同三聚氰胺添加量的脲醛树脂 | 第50页 |
| 4.2.4 3m~3反应釜制备不同三聚氰胺添加量的脲醛树脂 | 第50-51页 |
| 4.2.5 胶合板压制 | 第51-52页 |
| 4.2.6 树脂性能检测 | 第52页 |
| 4.2.7 胶合板性能检测 | 第52-53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56页 |
| 4.3.1 实验室制备的不同三聚氰胺添加量的脲醛树脂 | 第53页 |
| 4.3.2 工业化生产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